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实践探析

马继明

哈尔滨华德学院

摘要: 一直以来,中职教育都是以培养中等技术劳动者为核心目标,培养综合素质能力为主要核心,重点在于适应广泛就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中职学校学生不但要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同时还应当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所以对中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有着一定的要求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一直以来,中职教育都是以培养中等技术劳动者为核心目标,培养综合素质能力为主要核心,重点在于适应广泛就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中职学校学生不但要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同时还应当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所以对中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有着一定的要求,这也是当前时期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新方向。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教学实践

引言

最近几年,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尤其是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教育部门开始更加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中职学校的学生不但要求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还应当有更加健康的体魄。所以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体育课程所带来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对体育教学进行分析、实践和探索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应当对当前的体育教学实践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加良好的帮助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创新发展。

一、体育教学应加强德育渗透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是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一环,体育教师是通过体育教学的方式来有效的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得学生建立健全、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好学生的纪律和团结意识,尤其是会培养学生体育主义精神和道德品质,这些对于职业学生而言有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以教育作为出发点,坚持站在教育育人的角度进行课程的准备,将思想品德的内容融入到体育课程的教学当中,将体育和育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够逐渐的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未来的生学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切实有效的体现出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当中,体育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加强德育渗透,首先可以结合课堂常规的德育教育来进行渗透,逐渐向学生传递有组织、有纪律、文明、礼貌、思想端正的教育方式和学习理念,可以通过队列练习,有方向、有目的的对学生的遵守纪律自觉性进行培养,进一步的使得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得到增强。同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课程的进行时,学生可以有多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学习,比如奔跑、跳跃等游戏。在短跑教学过程当中可以结合技术手段和相关要领,要求学生要遵守规则,打消抢跑或投机取巧的心理,培养出认真、求实、务实的精神。在这些教学环节当中,学生感兴趣的一般都是游戏类的项目,所以在多种不同的游戏教学当中逐渐渗透德育是最为可取的途径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游戏内容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认真严肃地完成游戏内容。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当前的教育手段来不断的加大德育渗透的具体力度,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践环境和实践特点,结合当前的体育教学方法来使得学生获得更加良好的进取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乐趣。

二、体育教学应注重职业特征

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对于工种和专业而言都属于服务性的地位,不同的专业要求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也不同,而不同专业技能有不同的体能要求。比如保安应当熟练掌握擒拿、格斗,厨师应当有较强的手腕力量,海员必须要学会游泳。对于服务业而言,应当接受形体教育,宾馆服务必须要熟练托盘的使用。体育教学应当体现职业教育的具体特点,根据不同专业来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加强校本教材的利用和开发,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尽可能地保证学生在身体方面有全面的发展,同时应当根据学生所学的职业特点,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并受到专门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获得本职业所需要的实用技能和身体素质。在教学活动当中我们可以尝试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增强,逐渐的让学生能够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对不同的专业,我们应当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们能够更加良好的适应岗位所提出的具体需求,也使学生能够具有岗位所对应的身体素质,这可以更加良好的让学生能够掌握自身的职业能力,也使其具有更加良好的身体素质。通过有方向性的体育课程制定与开发,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激发对体育的热情和对职业的向往,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二者之间达到平衡、互利,让中职学校在开展教学过程当中能够收获更多的价值。我们也可以根据具体的职业来进行制定,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来选择学习的课程。如幼教专业的教学,在准备活动中,由学生轮流组织做热身操,老师协助做好组织工作,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节奏感、自信心,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体育教学应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普遍入学成绩差,常被传统的教学观念视为中考的失败者,受到社会、家庭、学校和就业的压力,造成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严重的自卑感,害怕考试,害怕与人交往。而有关调查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是一种良好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是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有效手段。再者,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在持续紧张的学习、工作压力下,或是在情绪消极低沉的时候,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对消除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大有益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加强健康教育专题的教学。国家有关部门已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健康教育专题列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修课,并分配了一定的学分。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专题的教学,对学生培养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显得很有必要,也更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其次,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及时采用激励和肯定的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身体练习过程中能主动参与课堂,培养自我意识,树立自信心;教师要通过创设运动情境,着力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变化,培养学生情绪的调控能力。

四、体育教学应激发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其一,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其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启发、鼓励学生创造新的方法去完成动作,让学生有目的地质疑和实践,在实践中体会、思考、发现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其三,通过各种体育教学手段,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或技能,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线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其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切实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使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钟磊.职业特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有效体现[J].科学与财富,2020,18(6):88.

[2]孙立志.中职学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实施价值与实施策略[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15(10):227.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