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羽毛球教学训练水平的方法探寻

马继明

哈尔滨华德学院

摘要: 在当前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高校体育教育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更好的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高校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工作调整,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羽毛球是重要的运动项目,学生可以通过羽毛球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并养成终身的运动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在当前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高校体育教育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更好的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高校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工作调整,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羽毛球是重要的运动项目,学生可以通过羽毛球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并养成终身的运动习惯,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羽毛球训练指导时,应当在锻炼其运动能力的同时激发其运动兴趣,本篇文章将主要讨论如何提升高校羽毛球教学的训练水平,仅供参考。

关键词:羽毛球;教学训练;方法

引言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下,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中羽毛球作为高校体育中的重要组成项目,其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更好的满足当前新课改的运动健康理念需求,为大学生们提供更多强身健体的机会,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必须要得到重视,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其中部分高校在开展体育羽毛球教学时,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导致相应的训练方法过于随意,缺乏规范化和体系化,这严重影响着学生们在学习羽毛球运动时的热情和兴趣,无法将高校体育中羽毛球运动的优势和价值体现出来,所以要想解决相关问题,就需要高校对羽毛球教学工作加强重视,对相应的训练模式进行积极的优化与完善,提高体育教师的指导能力,保证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得到相应的训练和强化。

1.高校羽毛球训练的具体指向

1.1 强化基础训练

高校羽毛球教学工作的初级阶段是进行基础训练的强化,基础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的基本功进行扎实的建设,在实际进行基础训练时,体育教师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几点内容,第一,重视学生基层技术训练。学生们在这一训练环节当中的主要学习目标是掌握羽毛球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做好基础训练工作,包括锻炼其击球速度,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损伤。第二,对基础训练的趣味性进行加强。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羽毛球运动除了增强体质,并且作为体育课程进行学习之外,其最大的特点还是具有相应的娱乐性。所以在基础训练当中可以将其与游戏机制进行结合,将训练形式进行丰富和拓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以小组配合的方式进行训练。第三,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基本功训练互动性。体育教师要想对学生们的训练成果有一个深层度的了解,就需要对学生们的实际训练情况进行跟踪,通过增强师生互动性,可以让教师直接有效的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并为其示范更加标准的技巧,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后续的战术训练中拥有更加坚持的基本功。

1.2 培养竞争意识

羽毛球属于体育竞技类项目,因此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时,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竞技意识,激发学生们的竞赛兴趣,鼓励他们突破并挑战自我。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展相应的体育竞赛活动,让学生们拥有实战锻炼的机会,在实际的比赛当中,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总结经验,并且锻炼更加强大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赛前与赛后的表现,对其进行更加具象化的指导,在提升学生运动技巧和战术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实效性。

1.3 加强安全教育

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将安全教育进行加强,因为在体育运动当中最首要的条件就是保证安全,所以高校羽毛球教学活动也需要将安全教育渗透其中,体育教师应当对训练要求进行仔细的讲解,并且介绍如何进行自我防护。对于羽毛球运动来说,无论是基础训练力量训练还是战术训练,安全防护都非常关键,有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学生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教师要进行各种示范。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训练情况进行观察,及时的进行训练节奏和强度的调整,避免导致学生出现损伤等问题,这些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需要对场地内的硬件条件等内容进行全面的检查,避免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导致学生受到伤害。

2提升高校羽毛球训练水平的方法

2.1提升教学规范性

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学生的综合技能提升需要以科学的训练体系为支撑,以此实现规范化教学目标,让训练计划和学生的能力水平、战术需要相契合。

首先,教师要树立端正的教学态度,为大学生制定符合他们自身特点与实际需求的训练计划,在基本功训练、实战训练或者游戏活动中都要有明确计划和目标,让学生的羽毛球运动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其次,引导学生端正训练态度,在学生学习羽毛球运动技能的时候端正态度,严谨、虚心,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投入到训练活动中去。最后,优化配置训练资源,设计多样化的训练项目,安排各种类型的对抗性比赛,开展丰富多样的战术对抗活动,让学生保持合适的训练量[1]。

2.2提升训练针对性

想要达成既定的训练目标,高校羽毛球教学中需要制定长期的训练计划,依据高校学生的成长特点动态调整训练方法,不断更新训练项目,科学规划训练活动,保证羽毛球教学效果。

首先,立足课程设计的完整性明确具体的训练任务,设定合适的项目和训练周期,开展符合学生需求的特色训练活动。其次,设计和动态训练活动规划,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展开分层训练指导,给不同需求的学生制定符合个性化训练计划,分阶段开展训练活动。最后,任何一个运动项目的训练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羽毛球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时间,让学生能够在长期、系统的训练中获得进步。

2.3 培养战术思想

战术思想训练也是羽毛球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对抗练习中培养学生的战术思想是系统训练活动的目标之一[2]。

首先,把握对抗训练节奏,让学生在训练中适度消耗体能,并依据不同分层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合理分配体能。其次,结合实际情况安排战术训练,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战术的能力。第三,参考对手特征去安排训练项目,聚焦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让学生逐步具备参与实战的技能储备和心理素质。最后,训练过程中渗透羽毛球文化,引导学生深度了解这项运动,激发学生的羽毛球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树立体育精神[3]。

2.4 加强实践技能训练

实践技能训练可以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比如高校可以组织院系级别的羽毛球比赛活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或者体育教学中组织随堂实战训练活动,让学生自由组队展开对抗赛,提高学生适应不同对手的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处理好比赛与教学的关系,对于赛事训练的安排要合理,搭配日常训练和赛事训练方案,做好互通有无。此外,实战训练中需要教师做好技术统计工作,以数据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反思实战成败的原因,帮助学生在反思中提升实战能力。

结语:

高校开展羽毛球训练活动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促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但是当前高校羽毛球教学中面临诸多问题,要求院校能够立足羽毛球教学现状,从教师的角度展开教学研究,建立完善的运动训练体系,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训练学生的实战心理,引导学生把握战术思想和技巧,通过不同的训练活动给高校学生提供丰富的训练体验,让羽毛球教学的优势和价值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郭海莲.“小方块”训练法在高校羽毛球训练中的运 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04):87.

[2]张怀敏.高校羽毛球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的开展措 施[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1,23(01):66.

[3]白鲲,曹烨程.基于科学理论向的高校运动教学训练 创新方法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06):242.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