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

马继明

哈尔滨华德学院

摘要: 作为体育的核心思想,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当中。但实际调查发现很多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甚至有的学校认为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毫无关系,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德育教育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下面将会对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作为体育的核心思想,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当中。但实际调查发现很多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甚至有的学校认为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毫无关系,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德育教育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下面将会对体育教学课程当中的德育教育作为切入点,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去,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水平人才提出一定的观点。

关键字:中职体育;教学;德育教育

导言

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融合在一起是当前学校品牌提升,体育改革推动的必然需求,而且学校在开展素质教育和更新教育观念时,德育教育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新时期下,中职体育教学的任务已经不单单是将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上来,而更应当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对学生开展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其能够成长为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在中职教学当中,应当有效的对德育教学进行渗透,而如何渗透是当前中职学校和体育教师一直所思考的问题。

1开展中职体育德育活动的现实意义

在中职的德育教育过程当中,可以通过体育德育活动来使得学生能够收获更加强大的人格力量,感受更加良好的道德体验,在对已有的道德理论进行巩固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新的理论认知,使自己的道德修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由内而外的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个人行为得到约束,同时对道德行为也能够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和评价。中职体育教学当中的德育指的是反映社会在一定的时期内中职教育的具体需求。人们在体育的实践活动当中不断的思考和总结,形成了对学校体育本质的看法和认识,对于学校的体育发展而言,这一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有着指导作用。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体育科学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加强,尤其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学校的体育德育教育体系能够更加完善,更加多元化,展示出了学校体育理论园地的一片大好,提出了与体育思想相关的诸多理论,比如快乐体育、增强体质、终身体育等理念,对比后发现这些体育思想之间存在差异性,但都万变不离其宗,如果从各自的思想目标角度看,其主要目的都是以育人为主,但实践当中体育的思想却无法评价出一个核心的理念,体育理论界对此也并没有达成一定的共识,不同的年龄层有着不同的特点,比如小学阶段主要以快乐体育为主。而到了初中大多数是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强身体体质的思想理念为主,高中阶段则主要是与经济相关,结合竞技和体育精神以这样的思想作为主体,若从大学阶段角度看来,则主要是以终身体育思想作为主导。纵观体育思想不难发现他们彼此之间有着相互关联的关系,却又彼此独立,相互渗透却又彼此制约,反映了学校体育的阶段性特点,基本指导思想应当以开放性为主要理念,打造出更加完善的学校体育思想体系。

2中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学的路径

2.1做好以身示范,发挥教师的道德模范作用

众所周知,以身作则的效果要远比命令更加直接,所以作为新时代的中职体育老师,在正常的教学工作当中,应当更加注意自身在日常的言行,凭借自身的道德素质和理论基础,逐渐的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正向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水准。反之,如果体育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不能够以身作则,那么为学生带来的影响将是非常负面的,比如作为体育老师在教学课程开展的时候,应当主动穿上体育课专用的运动服,并注意衣着的整洁和干净,这样再要求学生做好这方面的要求时也可以更具有良好的说服力,同时应当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首先应当以身作则,提前到达授课地点。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应当更加平等和公正,这些言行都会被学生看在眼中并牢记心中,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学生的言行逐渐向教师看齐,二者之间将会建立起更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对于后续的德育教育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不断的将道德水平发挥出模范作用,才能够以身作则的将自身良好的素质体现出来。应当进一步的提升自身的实力,发挥出教师的模范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良好的引导学生向德育教育的基础行为上靠拢,让学生能够更加良好的掌握德育教育的根本和基础,也可以使得德育教育工作在后续的推进过程当中拥有更加良好的基础和开端。

2.2进行积极评价,确保学生价值观的正确树立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课堂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再加上中职阶段的学生心理、情绪都较为敏感,因而,需要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引导。所以,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仔细观察,尽可能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其一同解决,使之能拥有一个良好的身心。但若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过多的惩罚或是批评,则会很大程度伤害到学生的心理,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激励,批评要适度。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灌输“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给学生,告诉他们中职生是国家技能人才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学习与成长都关系着国家的发展,要对自身有信心,要养成良好的品格,努力学习技能。针对平时体育成绩较差的一些学生,要去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与鼓励;而针对体育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则要告诫他们不能骄傲,要再接再厉,看到自身更多的不足。另外,在结束课堂教学后,还可组织学生参加“道德明星”的评选,更进一步发挥出道理良好学生的榜样作用,给其他学生形成一种带动作用。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就会逐渐形成正向的思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3培养体育精神,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体育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跨越了体育运动的本身,并渐渐形成人类内心的一种信念,能够体现出对人类社会发展有利的道德风尚与价值理念。而中职生是否具有良好的体育精神,不仅关系着他们能否形成高尚道德与理性行为,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必要前提。然而,就当前情况而言,许多中职生都尚未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对于体育精神的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也比较模糊。故此,针对此种情况,中职学校应注重加强教育宣传,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宣传效果,比如利用校刊、校报、校广播及网站等渠道,大力宣传体育精神,帮助学生对体育精神的价值和重要性有一个清晰认识,受到体育精神的良好感染。宣传教育又可分为不定期与定期教育,详细来讲,不定期教育就是体育教师在课堂外,借助空闲时间,组织学生就体育精神进行交流、讨论,鼓励他们参与体育精神主题的演讲比赛,或是撰写体育精神方面的论文;而定期教育,就是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对体育精神进行宣传,不断弘扬积极拼搏、公平竞争、尊重对手的体育精神内涵,使学生能进一步认识体育精神,从而自身具有体育精神。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把握好体育课堂的时间,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将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巧妙地结合。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授课教师的肩上重任,只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庞玉昆.中职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探究[J].新校园:中旬刊,2020(12):90-91.

[2]苗海燕.浅议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策略[J].时代教育,2020(08):71-72.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