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场景中红色文化的沉浸式叙事与青年认同重构

朱亚帅

赣东学院 江西抚州 344000

摘要: 摘要: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青年面对红色文化的认同遭遇虚无主义挑战,亟需寻找文化重构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通过元宇宙场景中的沉浸式叙事,探讨如何利用新技术重塑青年身份认同。采用现代叙事理论及相关技术,构建了一种兼具互动性和情感深度的叙事模式,提供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青年面对红色文化的认同遭遇虚无主义挑战,亟需寻找文化重构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通过元宇宙场景中的沉浸式叙事,探讨如何利用新技术重塑青年身份认同。采用现代叙事理论及相关技术,构建了一种兼具互动性和情感深度的叙事模式,提供青年新的文化体验及共同体认同机制。研究指出,元宇宙技术能够创造出新的虚拟交互环境,使青年以沉浸式方式参与红色文化的传播与表达。红色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记忆载体,更通过情感共鸣及身份认同机制,增强青年对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适应元宇宙的叙事模式提升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并为第一人称视角的文化表现开辟了新路径。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将元宇宙技术与红色文化的沉浸式叙事相结合,旨在为青年文化认同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红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红色文化;元宇宙;沉浸式叙事;青年认同

一、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对青年价值观和身份认同产生深远影响。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独特的历史符号,其在现代青年心中的地位正遭遇严峻挑战,特别是虚无主义和对历史的片面解读,导致青年在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上产生迷茫。因此,重构青年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变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对文化遗产的延续,更是青年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自我理解。然而,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已无法满足青年的互动和沉浸需求。科技进步,尤其是元宇宙技术的兴起,为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视角与平台,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能够创造出增强情感共鸣和身份认同的沉浸式叙事环境。

本研究以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为基础,深入探讨元宇宙环境中,红色文化所生成的沉浸式叙事如何影响青年身份认同的重建。通过将现代叙事理论与先进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互动性与情感深度交融的叙事模式,此模式的旨在为青年人群体提供全新的文化体验以及增强共同体认同的机制。通过这样的系统设计,不仅揭示了红色文化在元宇宙背景下沉浸式叙事的独特特征,还进一步探讨了这种叙事形式对重构青年文化认同的重要影响。

二、理论阐释

2.1 现代叙事理论

在当今多元文化环境中,叙事不仅是时空关系的展现,更是构建社会认同的重要工具。现代叙事理论为理解故事如何影响个体与集体意识提供了支持。叙事内容、方式和叙述者角色的选择在情感与认知的交互中,丰富了文化表达。叙事形式不仅关乎信息传播,还影响观众的心理和社会认同。新兴技术,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突破了传统叙事的局限,增强了叙述的深度与互动性。元宇宙的兴起为叙事开辟新的空间,使个体在文化场景中实现多维度自我展现与认同重塑。阿斯曼的理论指出,社会构建记忆文化以想象自我形象,这在元宇宙中尤为显著,个体以参与者身份积极塑造自我与文化的动态关系。

2.2 虚无主义与青年文化认同

虚无主义这一思想流派在青年文化身份构建中发挥了深远的作用。随着历史与文化的交汇,青年面临着多样化的文化选项与消极怀疑主义所带来的挑战。在对红色文化的认同过程中,虚无主义不仅对青年对历史意义的理解提出质疑,更倾向于否定革命的价值。

文化认同的建立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过程,青年的认知与情感在社会环境和个人探索中都在不断变化。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承载历史记忆的载体,能够为青年提供情感共鸣和集体归属感,然而,虚无主义却使这种情感产生了隔阂。

2.3 元宇宙技术概述

元宇宙可以理解为一个虚拟的数字空间,是集成了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区块链技术及社交网络等多种技术特征的综合体。通过这些技术,用户能够在虚拟环境中以全新的方式进行互动,创造独特的体验,这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和青年认同的重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

在技术实现层面,元宇宙通过构建沉浸式的互动环境,改变了传统文化叙述的方式。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事件和文化场景,感受红色文化的历史深度与情感厚度。这种沉浸式叙事不仅使个体能够与文化资产进行直观的互动,同时也激发了深层的情感共鸣。文化记忆在社会群体中通过日常生活的互动体验而得以塑造,这些互动汇聚成对价值观的共同认同和文化框架的构建,形成了“社会通过构建出一种回忆文化的方式,在想象中构建了自我形象”[1]。

元宇宙的特征使得青年可以在安全而富有创造性的环境中探索和重构他们的身份。他们不仅是被动的文化接受者,更是主动的叙述者和创造者。通过这一过程,青年能够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同时通过与红色文化的关联,形成新的集体认同感。这种身份的重构往往通过层层交互深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认同体验。

三、元宇宙场景中的沉浸式叙事

3.1 元宇宙技术如何实现沉浸式叙事

元宇宙技术近年来成为叙事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其独特之处在于,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与用户交互性结合,以此实现前所未有的沉浸感。借助于这一技术,叙事方式得以重构,重新定义了文化传递与身份认同的形式。

通过构建无缝的虚拟空间,元宇宙技术不仅为用户提供了互动体验,还创造出多元感官的沉浸式环境。例如,用户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自由探索,这一过程不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情感与思维的深层次参与。不同于传统叙事模式,元宇宙中的叙事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参与者与故事之间的双向交流。在这一交互过程中,技术的介入使得叙事内容不仅被重述,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和情感[2]。

沉浸式叙事的实现离不开元宇宙的多模态技术,对用户的感官进行全面调动。在这个充满沉浸感的环境中,音效、视觉效果以及触觉反馈协同作用,形成了一种与传统叙事迥然不同的体验。这种体验使得参与者不仅是故事的接受者,还是故事的创造者和重塑者。正因如此,粒度细腻的互动设计与真实感强烈的环境设置能够有效增强用户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这一现象在各类文化传播中尤为显著,尤其是红色文化的传播项目中,技术能够巧妙地唤起用户的情感共鸣与历史认同,帮助他们在虚拟空间中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身份[1]。

3.2 红色文化在元宇宙中的叙事模式

随着元宇宙技术不断成熟,红色文化的表达方式超越了传统叙述的范畴,逐步演化为一种突显互动性与沉浸感的新型叙事形式。这一变化为青年提供了更加丰富且立体的历史体验,使他们能够通过多元化的视角去重构和强化自身的文化认同。

虚拟环境下,青年与红色文化之间的深层互动与交流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这一文化的理解,也有效增强了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在这一充满活力的叙事模式下,情感的共鸣极大推动了文化认同的培育。当历史故事通过这种沉浸式的方式得以传达时,年轻人不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成为了真正的参与者。这种身份的转变使他们在文化叙事中找到自我定位,进一步强化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情感联系与身份认同。

红色文化沉浸式叙事的独特魅力,在于元宇宙技术所提供的高度真实感与多样的感官体验,更在于那些抽象的历史片段转化为生动的现实存在。通过数字孪生与虚拟互动的方式,历史记忆得以重新构建,从而赋予了这一文化层面的新生和活力。元宇宙作为新的叙事平台,突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创造了一个融合简易叙事与复杂情感体验的全新空间。

四、青年认同的重构机制

4.1 青年对红色文化认同的现状

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的内涵不仅丰富,更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与价值观念。然而,面对“数智化”“碎片化”“心思爆炸”“全球化”的冲击,青年的文化认同面临严峻挑战,虚无主义的蔓延使得部分青年对红色文化的连接变得松散。

青年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主要体现在身份确认与理想追求两个方面。红色文化通过深邃的精神特质与象征性身份,为青年提供了精神和信仰的指引,使其在复杂的社会变迁中寻找到文化身份的寄托。研究表明,当代青年在参与红色文化的学习与传播过程中,逐渐将其内化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这种认同不仅关乎历史的传承,更关乎个人的价值构建与理想信念。在这一过程中,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可感知、可实践的文化符号,明确了青春的使命与责任。值得注意的是,此种认同不是单向的洗礼,而是通过历代英雄模范的榜样力量,激励青年奋发向上,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1]。

对于青年个体而言,红色文化的学习与认同也成为应对现代价值观困境的重要途径。面对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价值观多元化挑战,青年通过吸取红色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能够更有效地修正自我价值观念,进而形成一种更具方向感的生活态度。红色文化不仅是历史的积淀,更为当代青年提供了理想追求的“学习范本”[2]。这种文化的吸引力在于它赋予青年特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他们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找到自我定位与归属感。

当代青年对于红色文化认同的深度与广度因个体成长环境和社会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尤其是在数字化新兴媒介的影响下,这类群体很容易受到不同文化观念的冲击,这使得红色文化的认同如同一场文化的博弈。只有通过有效的沉浸式叙事手段,将红色文化与青年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方能打造出一种更具吸引力的文化认同体验,让红色文化在青年心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3]。

4.2 身份认同与情感共鸣的双重机制

在探讨红色文化与青年认同之间的关系时,身份认同的建立与情感共鸣的交互作用愈发重要。在快速发展的元宇宙技术环境中,青年通过沉浸式叙事获得的身份认同,体现了精神归属与情感再塑的双重机制。这一机制促使青年在红色文化中寻找成长的动力,典型人物的事迹为其提供了追求理想的榜样。与此同时,红色文化所带来的情感共鸣则为青年与其文化建立了深入的情感联系,深化了他们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并有助于文化身份的融合。

在元宇宙中,沉浸式叙事不仅能够传达文化的各个层面,同时也创新了文化体验的方式,使青年得以身临其境地“走入”红色叙事的世界。情感的反馈机制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这一过程展示了新技术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支持青年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重新定义自我与寻找归属感。红色文化的叙事不仅为青年提供情感上的寄托,更积极推动了文化认同的重构。在红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挖掘并运用这一机制,将为文化复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4.3 元宇宙技术对青年文化认同的影响

青年文化认同的构建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体系,受到社会、文化及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元宇宙技术以其独特的交互性与沉浸感,成为改变青年文化认同的重要力量之一。其不仅为用户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文化空间,更通过丰富的叙述方式和情感连接,深刻影响着年轻一代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在这一新兴的文化环境中,青年得以通过沉浸式叙事与红色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这种对话不仅在于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与身份的认同。与传统媒体相比,元宇宙技术所构建的互动性让青年能够在更为真实的氛围中体验历史、理解文化,进而发展出自我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的形成,强调了红色文化作为精神源泉与精神向导的重要性,其不仅从文化的内涵中提供了青年的身份确认,也在外在表现中塑造了更为丰富的社会象征[1]。

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理想追求,通过元宇宙的生动呈现,更加实现了“可知、可感、可行”的有机统一。青年在与红色文化的交互中,能够遇见那些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感受到一种时代的召唤。这种体验不仅仅是对过去的重现,更是一种集体记忆的重构,激励着当代青年在价值观的塑造过程中,追寻属于自己的理想信念与价值方向。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学习与认同,青年能够在动荡不定的市场环境中找到自我定位,形成坚实的集体主义价值观[2]。

正如研究所示,元宇宙技术的兴起为青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重塑了文化认同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一背景下,青年通过参与历史的叙述与传播,增强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不仅是在技术与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实现的,更是对历史与未来的深刻反思与再造。在这样的情境中,红色文化不仅作为符号存在,更成为青年价值观形成的核心要素,他们通过对这一文化的认同,寻求与历史的连接,以及对未来的希望[3]。

五、元宇宙环境下的文化认同探索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数字环境中,元宇宙不仅是技术的产物,更是文化认同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在红色文化的传播与重塑过程中,元宇宙提供的沉浸式叙事机制为青年一代的文化归属感提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样的重构不仅限于历史的赓续,更是在动态交互中形成新的身份认同,比如在虚拟空间中再现革命先烈的事迹,以此激发青年对历史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

通过元宇宙技术的赋能,青年能够以参与者的身份深度介入红色文化的叙述。技术驱动的沉浸体验改变了单向的文化消费模式,使他们在参与中不仅理解历史,更通过此过程重塑自身的文化认同。研究表明,“沉浸式叙事可以有效提升个体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文化认同感”[1]。这种情感的共鸣,无疑是吸引青年参与文化重构的关键所在。

于是,传统的叙事方式被赋予了新的维度与可能性。元宇宙为历史与现代交融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空间,使往昔的文化经理人能够在虚拟世界中重现历史场景,从而创造出更具交互性和情感深度的叙事模式。

在未来,元宇宙环境下的文化认同探索将进一步促使青年在全球化语境中重新定义其文化身份。新技术带来的参与感和创造性无疑将改变他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实践,因此,在这一广阔的数字空间中,青年一代的文化认同不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流动性强、不断演化的过程。通过这种文化认同的演化,红色文化不仅能够在历史中得以保留,更能够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六、结束语

本文涉及元宇宙环境中沉浸式叙事如何重塑青年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探讨了新技术在文化传承中的关键作用。在全球化与数字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未来的研究应着重探讨其在元宇宙内的多元叙事发展方式。沉浸式体验不仅有力促进青年对红色文化核心价值的深入理解,也引发了情感的共鸣,进而影响个体认同的构建。元宇宙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虚拟与现实的交融可能导致新型互动模式的形成,从而增强数字叙事的表现力。因此,设计出能够有效传达红色文化的互动叙事将是突破传统叙事局限的关键,尤其是通过虚拟角色和情节来提升青年的情感与理智认知,这应当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

在元宇宙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的背景下,未来的研究不仅需要着眼于技术应用的进步,更应深化对文化叙事与青年认同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寻求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持续激活红色文化生命力的策略。至关重要的是,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话语权与文化表达能力,将为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霍雪辉,石海泉. 批判与重构:青年红色文化认同的聚焦[J]. 未来与发展, 2022.

[2]党琼,李奕霏. 智能、沉浸与场景:元宇宙时代的国际传播[J]. 青年记者, 2023.

[3]顾曰国,张永伟. 人生历程叙事与修辞场景元宇宙技术重构[J]. 当代修辞学, 2023.

[4]任钰嘉,丛红艳. 文化重构与审美表达:元宇宙视域下红色纪实影像的发展策略[J]. 新闻研究导刊, 2022.

作者简介:朱亚帅(1994.6-),男,汉族,江西莲花人,高校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传播、媒体转型、新闻学、传播学。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