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目的:给神经内科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其功能恢复造成的具体影响,为优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康复的方案给予依据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被动及主动运动训练、日常生活能力指导及心理支持等。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82.5±7.2vs.69.3±6.8,P<0.01),NIHSS评分降低更显著(4.1±1.3vs.6.7±1.5,P<0.01),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10%vs.28%,P<0.05)。结论:针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推动功能恢复,减少住院天数,让并发症发生率有所下降,拥有临床推广的潜在价值。
关键词: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功能恢复;Barthel指数;NIHSS评分
诸如脑卒中、脑出血等神经系统疾病呈现出发病率与致残率双高的特性,极大程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正常恢复[1-3]。传统护理模式大多聚焦于基础护理与疾病的治疗,未顾及功能康复的时效性及系统性,早期康复护理被当作一种积极干预手段,日益获得临床的广泛关切,其于病情稳定时段尽快介入功能训练、生活能力辅导及心理支持活动,能促进功能障碍程度的降低,推进神经功能恢复[4-6]。即便相关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但系统性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功能恢复作用的临床证据仍处于相对不足状态[7-9]。此次研究以2022年1月- 2024年12月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研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其功能恢复形成的影响,力求为临床康复护理干预提供科学支撑与参考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5~78岁,平均(62.14±8.72)岁;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4~79岁,平均(61.88±8.9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构成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脑出血等神经系统疾病者;(2)病情稳定后入住神经内科病房者;(3)年龄在40~80岁之间;(4)意识清楚或可配合完成康复训练;(5)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与本研究者。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或肿瘤者;(2)患有严重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者;(3)病情反复波动、难以维持稳定康复干预者;(4)既往患有重度肢体残疾影响康复训练者;(5)中途退出或未配合完成整个康复流程者。
1.2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入科24小时内由康复护理小组评估病情,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每日两次肢体功能训练,包括使用CPM(持续被动运动)机对下肢进行被动屈伸运动,每次15分钟;同时安排床边坐立及平衡训练,逐步引导主动站立与步行训练。对吞咽障碍患者给予吞咽肌电刺激仪辅助训练,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配合口腔冰刺激训练。应用语言康复训练器,每日20分钟,训练认知与言语表达。给予营养补充口服肠内营养剂(如瑞能)每日2次,每次200ml,维持基础代谢需求。心理方面采用疏导与支持性谈话方式,每日1次,每次20分钟,缓解焦虑情绪。指导家属参与训练,增强康复连续性。
对照组实施标准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措施,重点包括疾病监测、基础护理与常规治疗。每日监测生命体征4次,评估神经系统体征变化,做好病情记录。药物治疗按医嘱执行,包括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林)每日一次,每次100mg,用于抗血小板聚集;对有高血压病史患者给予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日一次,每次5mg;如血糖升高,予以速效胰岛素皮下注射,根据血糖调整用量。保持床单位整洁、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与肺部感染。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按需给予高蛋白饮食。未开展主动康复训练,未使用辅助康复设备。
1.3观察指标
(1)功能恢复情况: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越高表示功能越好;同时使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值越高表示缺损越严重。
(2)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记录两组在住院期间出现的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例数,并统计平均住院天数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功能恢复情况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护理干预前Barthel指数与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护理干预4周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更明显;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我院神经内科患者干预前后功能评分比较(x̄±s)
类别/组别 | 例数 | 干预前Barthel指数 | 干预后Barthel指数 | 干预后NIHSS评分 | 独立如厕评分 | 自理饮食评分 | 床边移位评分 |
对照组 | 50 | 42.8±5.7 | 69.3±6.8 | 6.7±1.5 | 2.3±0.7 | 2.1±0.6 | 2.4±0.5 |
观察组 | 50 | 43.1±6.1 | 82.5±7.2 | 4.1±1.3 | 3.8±0.5 | 3.7±0.4 | 3.9±0.6 |
t值 | 0.25 | 9.52 | 8.76 | 12.32 | 13.14 | 11.27 | |
P值 | >0.05 | <0.01 | <0.01 | <0.01 | <0.01 | <0.01 |
2.2 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
观察组在住院期间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要包括肺部感染、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我院神经内科患者两组住院时间与并发症比较
类别/组别 | 例数 | 肺部感染(例) | 压疮(例) | 深静脉血栓(例) | 并发症总例数 | 翻身依从性评分 | 活动参与评分 | 康复满意度评分 |
对照组 | 50 | 6 | 5 | 3 | 14 | 2.3±0.6 | 2.0±0.5 | 78.2±6.9 |
观察组 | 50 | 2 | 2 | 1 | 5 | 3.9±0.5 | 3.7±0.6 | 89.5±5.8 |
t值 | 2.00 | 1.80 | 1.09 | 6.19 | 11.84 | 10.26 | 7.65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1 | <0.01 | <0.01 |
3 讨论
本研究对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早期康复护理对功能恢复有显著效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但干预4周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提升至82.5±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3±6.8,且NIHSS评分下降更明显,表明观察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更好。此外,观察组在独立如厕、自行用餐及床边移动等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依从性和热情也更高[10-11]。在并发症方面,对照组发生14例(包括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而观察组仅5例,说明早期康复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康复满意度评分为89.5±5.8,高于对照组的78.2±6.9,这可能与观察组接受的语言训练、肌电刺激及心理支持等综合护理有关。研究表明,早期系统性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促进神经代偿机制激活,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陈光艳.中风的早期预警信号:神经内科医生提醒你注意这些症状[N].医药养生保健报,2024-11-09(008).
[2]陈雪琴,邹华钦,曹娟.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用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改善[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08):127-129.
[3]周晶晶.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应用价值[J].名医,2023,(24):168-170.
[4]金立.探讨神经内科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09):177-179.
[5]孙蕾,早期康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及机理研究.河北省,盐山县人民医院,2023-03-17.
[6]王秀娥.神经内科采取早期康复锻炼在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12):191-193.
[7]徐国艳.早期康复锻炼在神经内科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10):191-193.
[8]范洁,张建平,刘春霞,等.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谵妄的危险因素及CAM-ICU与ICDSC量表的早期筛查评估[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2,54(04):399-401.
[9]王秀娥.神经内科床边早期康复介入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08):175-177..
[10]刘艳,杨继颖,徐进,等.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评估记录表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卒中与神经疾病,2021,28(06):693-696.
[11]谢晓梅,郭海谢,王丽华.影响神经内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21,38(09):69-71+61.
相关文献推荐
- 节点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
- 批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