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肿瘤以及非肿瘤性疾病的影像诊断策略

蒋方

邵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 摘要:目的:泌尿肿瘤以及非肿瘤性疾病的影像诊断策略。方法:选取泌尿系统及肿瘤性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CT扫描,实验组联合MRI扫描成像诊断,对比诊断准确率以及诊断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诊断准确率以及诊断质量评分高于对照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目的:泌尿肿瘤以及非肿瘤性疾病的影像诊断策略。方法:选取泌尿系统及肿瘤性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CT扫描,实验组联合MRI扫描成像诊断,对比诊断准确率以及诊断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诊断准确率以及诊断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联合MRI扫描成像诊断诊断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以及诊断质量评分。

关键词:泌尿系统;影像诊断

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排泄系统,主要负责调节体内的水分、盐、酸碱平衡以及电解质。泌尿系统包括的器官主要有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以及男性特有的前列腺。肾脏的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去除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形成尿液。输尿管是长约25~30厘米的纤细肌性管道,连接肾脏和膀胱,负责将尿液从肾脏输送到膀胱。膀胱位于盆腔内的中空、肌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储存尿液[1]。膀胱底部的开口处,由肌肉包绕着,这些肌肉帮助控制尿液进入尿道。尿道是与体外相通的管道,负责将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癌前病变是指继续发展下去具有癌变可能的某些病变。在泌尿系统中,这通常指的是某些可能导致癌症的病理变化或疾病状态[2-3]。非肿瘤性疾病是指不涉及肿瘤形成或发展的疾病。在泌尿系统中,这包括一系列与肿瘤无关的疾病。肿瘤性疾病是指涉及肿瘤形成和发展的疾病。在泌尿系统中,这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CT全称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是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平扫CT多为横断面扫描。增强CT扫描使用碘对比剂,以提高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差。CT扫描后,计算机将处理后的数据重建出该部位的断层图像。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人体组织的细微结构,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MRI扫描成像,全称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原理来绘制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MRI扫描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基于核磁共振现象,通过施加特定的磁场和射频脉冲来激发人体组织中的氢原子核,进而检测这些原子核释放出的电磁波信号,最终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高分辨率的人体内部结构图像。MRI设备首先产生一个强大的静磁场,使人体组织中的氢原子核发生磁化。随后,设备会发射射频脉冲,这些脉冲与静磁场相互作用,导致氢原子核的磁化方向发生改变。当射频脉冲停止后,氢原子核会恢复到原来的磁化状态,并释放出电磁波信号。MRI设备能够检测这些微弱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子数据。通过计算机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重建出人体内部的三维结构图像。这些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软组织、血管、神经等结构,为医生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泌尿肿瘤以及非肿瘤性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名。实验组男女比例为32:28,平均年龄为(49.51±2.66)岁。尿路结石15例、泌尿系统创伤15例、肾癌12例、膀胱癌18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1:29,平均年龄为(47.21±3.54)岁,尿路结石16例、泌尿系统创伤14例、肾癌13例、膀胱癌17例(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CT扫描:(1)成像阶段:患者保持不动,CT机开始进行全腹部的平扫,收集基本的图像数据。(2)对比剂:对于需要更详细观察泌尿系统或疑似肿瘤的情况,医生可能会通过静脉注入对比剂。对比剂注入后,等待一定时间进行动脉期扫描,再次等待进行静脉期扫描,最后等待进行肾盂期扫描。(3)扫描:CT机根据设定的参数和扫描计划,对患者进行多层次的扫描,获取详细的图像数据[5-6]。(4)图像处理与解读阶段:计算机系统对收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重建和处理,生成高质量的CT图像。仔细观察CT图像,注意泌尿系统各器官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特别注意检查是否存在结石、肿瘤等异常征象,并评估其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5)诊断报告:根据图像解读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结果,给出明确的诊断意见。诊断报告应详细描述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可能的诊断,并提出进一步检查的建议[7]。

1.2.2实验组

实验组联合MRI扫描成像诊断:(1)前期准备: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异物,如首饰、手表、钥匙等,确保患者身上没有不适宜进入磁场的物品。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通常是仰卧位,足先进,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双手上举交叉抱头。选择适当的线圈,如腹部相控阵表面线圈。对静态磁场进行校准,确保磁场强度和均匀性。(2)扫描参数设置:仰卧位,确保扫描部位尽量靠近主磁场及线圈的中心。观察患者胸前肋下区域呼吸幅度最明显的位置,安置呼吸门控,使其显示的呼吸幅度波形超过上下位置的30%。训练患者的呼吸规律及屏气,一般在患者呼气末屏气,定位于剑突与肚脐连线中点。横断位、冠状位,必要时加扫矢状位。自选回波(SE)序列,包括T1加权和T2加权。T1加权时TR为250~500毫秒,TE<30毫秒;T2加权时TR为2000毫秒,TE>60毫秒,以多回波程序(如30,60,90,120毫秒)为好。层厚通常选10mm,不设间隔。(3)扫描执行:进行大FOV扫描,中心定于扫描部位的中心位置。以改善图像质量和扫描速度。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或左右,根据具体扫描需求而定。使用抑脂技术减少脂肪组织对图像的影响。(4)图像后处理:根据需要进行图像重建,如三维重组等。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分析,观察泌尿系统及相关组织的结构、信号变化等,以辅助诊断。

1.3观察指标

对比诊断准确率以及诊断质量评分。

诊断准确率为确诊人数/总人数*100.00%。诊断质量评分为诊断周期、诊断特异性、诊断敏感度、诊断难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诊断准确率

实验组诊断精确度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诊断准确率[n(%)]

组别

例数

诊断精确度

对照组

60

53(88.33)

实验组

60

59(98.33)

c2

-

5.925

P

-

<0.05

2.2对比诊断质量评分

实验组诊断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对比诊断质量评分(x̄±s,分)

组别

例数

诊断周期

诊断特异性

诊断敏感度

诊断难度

对照组

60

71.98±1.54

75.69±1.55

70.94±8.64

70.25±5.84

实验组

60

80.94±1.68

81.45±1.46

81.84±8.61

86.94±5.47

t

-

27.799

18.151

7.369

17.200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泌尿系统疾病是指影响泌尿系统各个器官的疾病,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泌尿系统疾病的病因多样,包括感染、炎症、结石、先天性畸形、肿瘤、梗阻等。肿瘤性疾病是指由于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异常,导致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形成的疾病。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不会侵犯周围组织或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传播到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可以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导致远处器官的损害。在泌尿系统中,肿瘤性疾病主要包括肾脏、膀胱、等器官的肿瘤。例如,肾细胞癌、膀胱癌、肾母细胞瘤等。这些肿瘤可能会导致局部症状,如血尿、疼痛、肿块等,也可能引起全身性的症状,如体重下降、疲劳、食欲不振等[8-9]。

CT扫描与MRI扫描成像在泌尿系统及肿瘤性疾病中的应用,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两者的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诊断质量评分。MRI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清晰显示软组织、血管和神经等结构。同时,MRI具有多参数成像的特点,如T1加权像、T2加权像等,这些不同的成像参数可以提供关于组织结构和病变的丰富信息。与CT相比,MRI不使用X射线,因此没有电离辐射的风险,对患者更加安全。这一特点使得MRI成为长期随访和多次检查的首选方法。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远高于CT,因此在显示泌尿系统及肿瘤性疾病中的软组织结构、浸润范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MRI的血管成像技术无需静脉注射造影剂,即可进行血管成像,对于肾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CT具有快速成像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图像数据。此外,CT已被广泛应用于泌尿系各种疾病的诊断,包括肿瘤、结石、炎症等。CT对密度的分辨率远高于MRI,能够清晰显示不同密度的组织和病变,如结石、钙化等。CT的血管三维成像技术(SCTA)在肾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突出的优势,特别是在亲属肾移植捐赠者术前血管评估方面。CT和MRI在泌尿系统及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中各有优势,CT在快速成像、密度分辨率和血管三维成像方面具有优势。两者的联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MRI在软组织分辨率、多参数成像和无辐射性方面表现出色,CT和MRI的联合使用可以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诊断信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变的性质、位置和范围。这种全面的诊断信息有助于提高诊断质量评分,为患者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治疗方案。泌尿系统疾病的病变复杂多样,有时单一的影像检查方法可能无法完全显示病变的全部信息。CT和MRI的联合使用可以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提高诊断的可靠性。CT和MRI的联合使用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诊断信息,有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CT和MRI的联合使用会增加一定的检查成本,但是通过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诊断质量评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和手术,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医疗资源的浪费。从长期来看,这种联合使用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10]。

综上所述,CT联合MRI扫描成像诊断在泌尿系统及肿瘤性疾病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两者优势互补、相互补充,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诊断质量评分,为患者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治疗方案。因此,在泌尿系统及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中,建议采用CT和MRI联合使用的方法。

4参考文献

[1] 吴启开,张晶,李海,等.泌尿系统软斑病4例诊疗分析及文献回顾[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2, 42(1):3.

[2] 孙于越,田为中.MRI影像组学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4):712-715.

[3] 曹娜,刘志民,周桂萍.探讨超声造影和增强CT鉴别诊断肾癌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 21(6):119-121.

[4] 常冰洁,刘加成,吴嘉钰,等.^(18)F-FDG PET/CT对非肿瘤性疾病导致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 31(8):882-886.

[5] 张可可,童清平,杨增娣,等.多模态超声联合磁共振检查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 32(11):2025-2027.

[6] 陈扬,翟炜.肠道菌群对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和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3(3).DOI:10.3760/cma.j.cn431460-20210824-00141.

[7] 周丽,杜晓光,魏荣,等.抗SOX-1,GABABR和VGCC抗体阳性的副肿瘤综合征:病例报告与文献回顾[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3, 40(12):1114-1118.

[8] 刘艳琦综述,云雁审校.FGF23高表达与多发性骨髓瘤骨损害及肾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 2023, 50(17):901-905.

[9] 高涵,陈伟志,雷振,等.CT影像学及临床病理学相关因素对胃癌旁肿瘤沉积的预测价值[J].放射学实践, 2022, 37(7):6.

[10] 刘显旺,韩引萍,李异霖,等.影像组学在肝脏非肿瘤性病变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2, 41(1):4.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