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随着我国烟草工业的不断自动化升级,烟草制丝生产线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设备故障处理方式存在反应迟缓、诊断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烟草制丝生产线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充分结合了PLC的实时控制能力与模块化结构,完成对关键节点的信号采集、故障识别和人机界面响应设计。通过构建多模块协同的诊断结构,本文不仅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与准确率,也为烟草行业的智能制造提供了借鉴路径。
关键词:PLC;烟草制丝;故障诊断;自动化控制;人机界面
1 引言
在烟草工业生产流程中,制丝环节作为烟草加工的关键工序,其自动化水平直接关系到产品品质、生产效率及能源利用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市场对高品质烟草产品的需求提升,传统依赖人工经验的故障处理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化生产管理的要求。尤其在生产过程中,烘丝机、加香机、切丝机等关键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不仅会造成大量烟草原料的浪费,更可能导致整条生产线停机,带来显著的经济损失。近年来,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技术凭借其可靠性强、抗干扰能力强和易于扩展等优点,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与逻辑判断,PLC能够实现对复杂系统中故障状态的快速响应和智能判定,从而显著提升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本文的研究可为烟草制丝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与应用参考。
2 烟草制丝生产线与故障分析
2.1 烟草制丝生产线的基本工艺流程
烟草制丝工艺是烟草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涉及将原始烟叶经过一系列热处理、切割、加香与干燥工艺,使其达到适合后续卷烟生产的标准状态。整个流程通常包括原料接收、松散处理、加香加料、叶片加湿、切丝、膨胀、干燥、冷却、回潮以及成品储存等多个阶段,各阶段之间高度衔接,工艺参数相互影响,对生产控制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例如,在切丝阶段,需要根据不同烟叶的质地调整切丝机的速度与刀片角度,确保切割尺寸均匀。在膨胀与干燥阶段,需要精准控制温度、压力和风量,以保证烟丝的含水率与结构完整性。这些工艺环节都依赖于高效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协同调节,一旦出现参数偏移或设备异常,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引发整线停产。因此,构建一套稳定、智能的故障诊断系统对保障生产线连续、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2 典型设备与易发故障类型
在烟草制丝生产线中,涉及的设备种类繁多,如切丝机、烘丝机、输送带、加香机、叶片加湿机等。这些设备多为连续运转,对运行的稳定性要求极高。从行业经验来看,制丝设备的故障类型主要集中在传感器失效、执行器故障、通信中断及系统协同失调等方面。
传感器类故障是较为常见的一类问题。传感器通常用于采集温度、湿度、风速、电流等关键运行参数,在高温、多尘的工作环境中容易出现信号丢失或漂移,导致系统判断失误。执行器故障则多表现在电磁阀卡滞、电机过载或变频器故障等方面,一旦发生此类问题,将直接影响设备的动作执行精度和响应速度。通信类故障也是不可忽视的隐患,当PLC与远程IO模块、人机界面之间的信号传输中断时,系统将无法正常传递控制命令或反馈信息,进而引发控制逻辑紊乱。
3 PLC技术在诊断系统中的应用
3.1 PLC技术概述与选型原则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为工业自动化而设计的数字逻辑控制装置,具备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灵活等显著优势。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相比,PLC结构紧凑、功能丰富,尤其适用于对复杂设备群进行顺序控制、定时控制、数据处理及故障响应的工业场景。
在设计烟草制丝生产线故障诊断系统时,PLC的选型是关键环节。一方面需要考虑控制点数量,以确保所有传感器与执行元件都能在系统中获得输入输出接口支持;另一方面则需关注控制器的处理速度,以保障系统对突发故障的快速响应。此外,通信能力也是重要的选型指标,控制器应支持多种主流工业通信协议,如MODBUS、PROFIBUS、EtherCAT等,以便于与人机界面、上位机系统以及其他控制单元的互联互通。
同时,还要考虑控制器的环境适应性。由于烟草制丝生产线通常位于温湿度波动较大的车间,其控制系统应能在高温、多尘甚至电磁干扰的环境下稳定运行。结合实际工程需求,本文选用了某品牌中型PLC产品,其支持梯形图与结构化文本混合编程,具有丰富的I/O资源和良好的工业适配性,适合构建模块化的故障诊断逻辑结构。
3.2 故障诊断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PLC在故障诊断系统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信号采集、逻辑判断与响应控制等核心环节。为实现多模块协同工作的目标,系统整体结构可划分为数据采集层、控制处理层、交互显示层与数据归档层四个部分,各部分之间通过控制总线或通信协议进行高效联动。
数据采集层主要由各种工业传感器组成,负责实时获取现场关键运行参数,如电机转速、加热温度、气流压力等,并将信号传送至PLC控制器。控制处理层由PLC核心模块构成,承担着对信号的接收、处理与判断功能,其内置程序实现各类判断逻辑,并对结果作出快速响应。交互显示层依托HMI人机界面,实现故障信息的可视化展示与操作指引,帮助现场人员快速获取状态信息并作出处理。数据归档层则负责将故障日志以时间顺序进行记录,并存储于PLC或外部存储设备中,为后续的统计分析与系统优化提供依据。
整体结构设计遵循“分层管理、协同处理”的原则,既确保了系统的实时性与准确性,也增强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4 故障诊断系统的实现与优化
4.1 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模块
在故障诊断系统中,信号采集模块是系统的“感官”,其运行质量直接关系到诊断系统的灵敏度与准确性。该模块主要负责对烟草制丝生产线上各关键节点的温度、湿度、电流、电压、气压和机械转速等参数进行实时采样。为了提高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系统采用了高精度工业级传感器,并通过模拟量和数字量输入接口与PLC控制器实现信号传输。
采集到的数据需经过滤波、平均、归一化等预处理操作,以剔除工业现场的瞬时噪声干扰,提高数据的稳定性与可用性。PLC通过内置的数据处理逻辑,对实时信号进行动态比对,并结合历史数据趋势分析,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趋势。当参数超过设定的上下限阈值时,系统会在内部寄存器中激活报警标志,为后续控制逻辑提供输入依据。整体采集处理流程保持高频采样与低延时反馈,确保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感知潜在故障信号。
4.2 控制逻辑程序设计
控制逻辑是整个故障诊断系统的核心,承担着数据判别、响应决策与执行控制等功能。在程序设计过程中,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将不同设备的判断逻辑分别编写为独立子程序,再通过主程序统一调用。这种方式有效提升了程序的可读性与可维护性,也为后期的功能拓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每一个子程序中,PLC会首先读取当前采集值,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对。如果数值处于正常范围,系统继续运行;一旦超过预设安全限值,控制逻辑将启动报警输出并根据情况执行联动控制。例如,在烘丝机出风温度超过限定温度时,PLC将立即停止加热模块,打开冷却风阀,并将报警信号传送至人机界面进行弹窗提示。
此外,控制程序中引入了时间延时逻辑,避免由于传感器偶发抖动导致的误报现象。逻辑判断还根据故障等级细分响应机制,对于严重等级的故障触发停机与语音提示,对于低等级故障则保留报警记录并提示巡检。通过精准且有层次的逻辑程序设计,系统实现了对故障状态的智能判定与精确控制。
5 结语
本文围绕烟草制丝生产线的生产特点与典型故障类型,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PLC的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系统结构清晰、功能完备,涵盖了信号采集、逻辑控制、人机交互与历史记录等关键模块,能够实现对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故障的快速定位,为制丝生产线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考虑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故障诊断逻辑中,实现数据驱动的预测性维护,同时探索远程监控与数据云存储机制的融合,为实现烟草行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提供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志强, 李嘉琦. 烟草制丝生产线常见故障分析与控制对策[J]. 烟草科技, 2020, 53(4): 67-71.
[2] 刘晓慧, 张彦杰, 郑建华. 基于PLC的工业控制系统设计研究[J]. 自动化仪表, 2021, 42(6): 84-89.
[3] 李秋霞, 程志强. PLC技术在现代制造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22, 19(3): 25-28.
相关文献推荐
- 节点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
- 批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