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振动监测的烟草制丝机轴承寿命预测与维护优化

周智恒

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卷烟厂 110100

摘要: 摘要:随着烟草制丝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设备稳定性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影响日益显著。作为核心部件之一,制丝机轴承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整线运转的连续性与安全性。本文基于振动监测技术,分析烟草制丝机轴承的典型故障机理与振动特征,构建了轴承寿命预测模型,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随着烟草制丝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设备稳定性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影响日益显著。作为核心部件之一,制丝机轴承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整线运转的连续性与安全性。本文基于振动监测技术,分析烟草制丝机轴承的典型故障机理与振动特征,构建了轴承寿命预测模型,并提出与之相配套的维护优化路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融合全生命周期理念,推动设备管理由故障后维修预测性维护转型。研究结果可为烟草行业实现设备智能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烟草制丝机;轴承;振动监测;寿命预测;维护优化

引言

在烟草生产工艺中,制丝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切丝、干燥、膨胀等设备,其运行可靠性将直接影响产品加工质量和后续工艺流程。制丝设备多采用高速旋转系统,其中轴承是传动部件的核心,一旦出现失效,极易引发整线停机甚至设备损坏。长期以来,企业多采用定期维修、事后修复等粗放式管理方式,既造成设备资源浪费,又难以有效防控突发性故障。

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和状态感知技术的发展,基于振动信号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对轴承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识别其振动特征参数变化规律,可以提前预判其退化趋势和剩余寿命,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本文以某烟草企业为研究背景,结合实测数据与算法模型,提出适用于制丝轴承系统的振动监测与维护优化策略,推动行业设备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1 烟草制丝机轴承的运行特性与故障分析

1.1 设备轴承的结构特征与工作环境

烟草制丝机在高温、高湿和高速运转的工况下运行,其核心传动轴承通常采用深沟球轴承或圆柱滚子轴承结构,以满足高速旋转与承载能力的要求。这些轴承多数分布在切丝机、风送机、干燥鼓等关键部件上,其结构紧凑、负载变动频繁,对润滑、密封和装配精度均提出较高要求。

此外,制丝过程中原料粉尘多、热负荷高,导致轴承周边环境污染严重,润滑剂易劣化,极易加剧轴承磨损与疲劳,增加突发性故障风险。

1.2 常见故障类型及其成因

制丝轴承常见故障主要包括疲劳剥落、保持架断裂、滚道磨损、异响振动等类型。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包括:

润滑失效:长期运行导致润滑油膜断裂,金属直接接触,诱发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疲劳损伤;

安装误差:轴承预紧力不足或过紧,以及轴心不同心,导致运行过程中发生额外载荷;

污染物侵入:烟尘或纤维粉末渗入轴承腔内,形成异物颗粒,损伤滚动接触面;

超负荷运转:设备在高速、高负载条件下运行,加剧轴承内部应力累积,缩短使用寿命。

1.3 当前维护模式的不足

在目前多数烟草企业中,轴承维护以周期性检查和事后更换为主,缺乏对轴承健康状态的实时掌握。这种“经验驱动型”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部分轴承即便处于良好状态,也可能被过度维护或提前更换,造成资源浪费;其次,若轴承在保养周期内突发失效,将导致整线停机,甚至带来原料损耗与产品报废。此外,由于缺乏客观数据支撑,维修策略多凭经验判断,无法因地制宜地实施差异化管理。因此,引入基于振动信号的监测与分析手段,建立轴承寿命预测机制,已成为制丝设备精益运维的重要趋势。

2 振动监测技术在轴承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2.1 振动信号采集与特征分析方法

轴承运行时会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值的机械振动信号,常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借助数据采集卡与信号处理平台进行处理。典型分析方法包括:

时域分析:如RMS值、峰值、峭度等,用于表征振动强度;

频域分析: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提取频率分布,识别特征频率;

小波分析与包络解调:用于提取早期故障微弱信号,增强诊断灵敏度。

结合主成分分析(PCA)、自编码神经网络等降维与特征提取算法,可进一步筛选与寿命关联性强的振动特征,为预测建模提供支持。

2.2 轴承寿命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在进行轴承寿命预测时,首先需确定关键振动特征参数与轴承性能退化之间的函数关系。本文采用基于退化趋势建模的思路,以加速度RMS值、峭度等参数为输入,构建指数退化模型与随机退化模型两类方法,并结合最小二乘法与卡尔曼滤波进行参数估计与动态更新。

通过采集某烟草制丝机连续3个月的运行数据,在训练样本上进行建模并在验证样本中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预测误差控制在5%以内,具有较高的鲁棒性与预测精度。基于该模型可实时输出轴承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 RUL),为维护计划提供数据依据,避免不必要的停机与提前更换。

3 制丝轴承的维护优化路径探索

3.1 状态驱动下的差异化维护策略设计

在传统维护模式中,各设备的保养计划通常按统一周期进行,未能考虑实际使用强度与状态差异。引入寿命预测机制后,可依据每个轴承的退化趋势制定个性化维护计划。

以轴承RUL预测为依据,将设备划分为三类状态区间:正常状态(RUL>30天)、预警状态(10天<RUL≤30天)和临界状态(RUL≤10天)。不同状态采取不同级别的响应措施,如延后保养、重点巡检或立即更换,实现维修资源的优化配置。

3.2 维护资源配置的优化与计划排程

基于全厂制丝线运行数据,结合预测寿命与产能负荷情况,可通过运筹优化模型确定最优维修窗口,减少停机对生产计划的冲击。例如,当多台轴承预计在未来15天内达到更换阈值时,可统一安排集中维护,提升人员与物资利用效率。

此外,通过MES系统集成寿命预测模块,实现故障信息自动触发维修工单,并与库存系统联动,提高备件调配的响应速度与精准性。

3.3 维护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机制

实施差异化维护策略后,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以衡量其效果并持续优化。评估指标可包括设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计划性维护占比、非计划性停机时长、维护成本等。

对比实施前后3个月的数据,发现采用预测性维护后,轴承相关故障减少约48%,制丝线设备可用率提升6.3%,人力工时节约18%。结合PDCA循环机制,对预测模型参数与维护策略进行定期评审,推动精益化设备管理持续升级。

4 推进智能运维体系构建的建议

在推进烟草制丝设备智能化管理的背景下,构建以振动监测为核心的数据驱动型运维体系,是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路径。要实现这一转型,企业需从平台建设、技术集成、组织管理与人才保障等多个维度协同推进,逐步建立起制度完善、响应及时、运转高效的智能运维体系。

首先,在平台建设方面,应构建集中化的设备健康管理平台,实现振动数据的统一采集、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和趋势预测功能。该平台应具备边缘计算能力,以便在数据采集终端初步处理震动特征数据,减轻服务器压力,提高响应速度。同时,平台需支持与现有MES、ERP、SCADA系统的深度对接,打破系统孤岛,推动运维数据在采购、生产调度、维修派工等环节的全流程联通与智能决策。

其次,技术集成能力的提升是关键支撑。企业应逐步实现感知、传输、计算、应用等层级的智能化升级,强化对振动监测传感器、工业网关、数据分析算法等核心技术的选择与适配能力。当前可优先采用成熟的加速度与速度传感器,配合基于机器学习的RUL(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模型,提高轴承健康判断的准确性。同时,也应注意模型泛化能力和运行稳定性的问题,通过不断训练与本地化优化,提高适应多种制丝工艺条件的能力。

第三,组织管理体系需与技术升级相匹配。企业应设立设备智能运维专项小组,统筹负责振动监测、健康评估、维护决策与效果反馈等工作。建议建立“数据分析员+维修工程师+IT技术人员”的复合型运维小组,确保从数据感知到故障诊断,再到维修实施的全链条闭环。同时,要出台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和响应机制,如振动异常触发报警后的响应流程、不同健康状态下的维修优先级标准,推动工作制度与平台能力同步提升。

此外,人才保障是体系建设能否落地的根本。当前制丝设备的运维团队多以传统机械维修技能为主,亟需补充数据分析、智能算法、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应通过外部培训、岗位轮岗与校企合作等形式,培养一批既懂设备又懂数据的“智能设备管家”。同时,可将智能运维能力纳入绩效考核,激励员工主动学习与技术转型,打造学习型组织氛围。

最后,推动智能运维体系构建还需从文化层面营造认同。通过案例展示、应用成效分析、可视化看板等方式,向管理层与一线员工传递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实际价值,增强接受度与参与度。推动“被动维修”向“预测维护”升级,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企业管理理念与组织协同能力的全面革新。

综上所述,推进智能运维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需要从顶层规划到执行落地的全方位努力。只有以系统化思维统筹资源、强化协作,才能将振动监测等前沿技术转化为保障设备稳定运行、提升生产效率的核心能力,实现烟草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质的跃升。

结语

随着烟草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推进,传统设备管理模式面临效率与风险的双重挑战。本文通过构建基于振动监测的轴承寿命预测模型,提出了差异化维护策略与智能化资源配置路径,验证了其在烟草制丝场景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未来可进一步拓展模型适用范围,融入更多物联网感知手段与机器学习算法,提升整个设备管理体系的智能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学文, 赵亮. 烟草制丝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分析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21(10): 113-117.

[2] 孙国辉, 王宇飞, 李志新. 基于振动信号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研究[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0(6): 22-26.

[3] 陈秋实, 吕天宁. 智能维护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趋势与挑战[J]. 中国设备工程, 2021(4): 58-62.

[4] 韩兴业, 胡立飞. 振动信号分析技术在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2(11): 44-46.

[5] 朱浩宇, 张启胜. 制丝线智能运维系统建设初探[J]. 烟草科技, 2023(2): 77-81.

[6] 梁志远, 王志杰. 基于数据驱动的维修策略优化研究[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1(8): 96-99.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