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呼吸训练在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管理中的疗效,以期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选取高原地区确诊为COPD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与呼吸训练采用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为期12周,期间定期评估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如FEV1、FVC),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如SGRQ)。医生通过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的症状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治疗12周后,患者的FEV1和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训练后,实验组在生活质量评分上也表现出显著改善,特别是在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领域。此外,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表明该组合治疗在保护肺功能方面有积极效果。结论: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呼吸训练能够有效改善高原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且相较于常规治疗,其优势更加明显。这一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以帮助高原地区COPD患者更好地管理其疾病,改善生活质量。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不同病程阶段患者的具体疗效及最优治疗方案。
关键词:体外膈肌起搏器;呼吸训练;高原COPD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以慢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带来了严重影响。高原地区由于气氧含量低,环境复杂,COPD患者的病情往往更加严重,治疗和管理难度增加。传统的药物治疗虽然能够缓解症状,但仍然面临许多局限性。因此,寻找更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势在必行。
体外膈肌起搏器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设备,通过刺激膈肌运动,增强呼吸肌的功能,能够改善肺通气,减少呼吸负担。此外,呼吸训练可通过有针对性的锻炼,提高患者的呼吸效率与耐力,进一步促进肺功能的改善。在COPD患者中,联合使用体外膈肌起搏器与呼吸训练可能有效形成互补,提高治疗效果。
尽管已有研究表明体外膈肌起搏器和呼吸训练各自对COPD患者有一定的疗效,但在高原特定环境下,两者联合使用的效果尚缺乏系统性评估。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呼吸训练对高原COPD患者肺功能的管理效果,通过对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定量评估,深入了解该组合治疗的潜在价值。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原地区COPD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二)研究方法
呼吸训练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每日2次,每次30分钟;EDP治疗参数为脉冲频率30-50Hz,起搏次数9-15次/分钟,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三)研究标准
纳入标准:经诊断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气促、咳痰、端喘等症状的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的患者。
排除标准:急进高原人群;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严重的心脏疾病;胸腔手术史或胸部病变;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或气道阻塞、膈肌的结构异常、脑部疾病或神经系统损伤患者。
(四)研究计数统计
本研究采用 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以 t检验;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组间采用χ2检验。P<0.05为统计学上的差别。
二、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在高原地区,因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COPD患者的病情通常更为复杂,肺功能管理难度加大。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重要。体外膈肌起搏器作为一种新型治疗设备,通过电刺激膈肌,提高其收缩能力,有望改善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同时,呼吸训练通过特定的呼吸技巧和练习,可以增强患者的呼吸系统功能。将这两种方法结合应用,可能为高原COPD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1]。
高原地区的COPD患者不仅面临传统治疗的局限,还承受着低氧环境的影响,导致病情加重。这使得高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耐受力差等问题。传统的药物治疗虽然能够缓解症状,但对于膈肌力量不足的问题常常收效甚微。因此,采用体外膈肌起搏器与呼吸训练结合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改善肺通气功能[2]。
体外膈肌起搏器通过电刺激膈肌,促进其有规律的收缩与放松,模拟正常的呼吸过程。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加强膈肌及辅助呼吸肌的力量,从而提高呼吸效率,降低患者的呼吸疲劳感。已有研究证明,在慢性呼吸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特别是在改善肺功能、减轻呼吸症状方面[3]。
表1:2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对照
组别 | 咳嗽 | 喘憋 | 肺啰音 | 气促 | FEV1/FVC
|
实验组(n=40) | 3.58±0.24 | 2.61±0.48 | 3.29±0.17 | 2.17±0.05 | 39.63±4.29 |
对照组(n=40) | 5.78±0.36 | 5.12±0.67 | 4.52±0.25 | 3.82±0.13 | 33.71±4.41 |
t值 | 40.037 | 23.979 | 32.035 | 93.277 | 7.698 |
P值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三、研究分析
呼吸训练是一种专注于改善呼吸功能的物理训练,旨在通过特定技巧增强呼吸肌的耐力与协调性。训练形式多样,包括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和唇呼吸等,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制定个性化方案。这些训练方法有助于促进肺部通气,提高气体交换效率,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此外,呼吸训练还增强患者对自身呼吸的意识,使其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呼吸困难。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通过学习掌握这些技巧,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呼吸问题,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呼吸训练在慢性呼吸疾病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呼吸训练的有效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膈肌的电刺激有效改善了其收缩能力,结合呼吸训练进一步增强了患者的呼吸效率。其次,患者在经过系统的训练后,能够更好地掌握呼吸技巧,降低了呼吸困难的发生频率。最后,这种联合治疗不仅改善了肺功能,还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因病引起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四、结论
体外膈肌起搏器与呼吸训练的联合应用为高原COPD患者的肺功能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增强膈肌力量与呼吸训练,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未来的研究应聚焦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长期疗效的评估,长期为高原地区高海拔地区COPD患者提供更好的临床管理模式,促进其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永萍,杨如意,单玉坤,马明和,赵文玲.加味己椒苈黄汤对高原地区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肺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23,16(12):2579-2583.
[2] 张培福,陈增品,姚泽宇.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高原地区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J].高原医学杂志,2023,33(03):29-32.
[3] 李国慧,和嘉明,许振玲,拉姆央宗,王江丽,张玉风.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医刊,2023,58(01):46-49.
相关文献推荐
- 节点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
- 批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