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改善作用分析

高晶 马骏 王慧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医医院 山东 济南250400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在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72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VAS、NE、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在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72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VAS、NE、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基本信息方面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97.22%比83.33%,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33%比27.78%,P<0.05);VAS评分、NE值以及恶心呕吐、发热头晕、脉弱、浮肿疼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疼痛感知,改善生理指标以及中医证候,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中医证候积分

引言

腹腔镜手术拥有损伤少、康复迅速、痛感低、后遗症少等优点,已经变为现今妇科手术的核心方法。但是手术后的疼痛、手术过程中感染的风险、手术后的并发症等仍然是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重视的重点,作用于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康复状态。伴随医疗模式的革新和患者需求的定制化,愈发多的医疗机构着手试行在手术系统中融入定制化的护理模式。定制化护理意为依据每个患者的病情、身体状态和心理需求进行各异的护理措施,它可以更优地达成患者手术前后的需求,提升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本研究对于在我院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72名患者,选用随机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个性化护理,经由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VAS、NE、中医证候积分等等指标,以考察个性化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实际效果,并为未来的临床工作供应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7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1]。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大致相同,对照组中年龄≥60岁的患者有23例,约占63.89%,年龄<60岁的患者占36.11%。在观察组中,年龄≥60岁的患者比例较高,为77.78%,而年龄<60岁的患者占比为22.22%。对两组患者的病程进行调查发现,对照组中在3月以内、3-12月和12月以上的患者分别占25.00%、30.56%和44.44%,而在观察组中分别为19.44%、44.44%和36.11%。

两组患者伴随症状包括白带异常、月经紊乱、腰膝酸软、头晕乏力等,且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均有表现[2]。在体重指数(BMI)参数上,两组患者的对比数据并无显著差异。在既往妇科手术史方面,对照组中有5例(13.89%)患者有手术史,而观察组中有7例(19.44%)患者有手术史。

在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后,发现两组间在年龄、病程、伴随症状、BMI,以及既往妇科手术史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在后续的研究中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包括手术前的健康知识普及、手术后的病情观察以及必要的指导帮助。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的个性化护理,制定专属方案来进行具体干预。手术前需要评估患者的病史、心理状态以及病程特点,根据患者个性与需求设计个性化心理疏导,帮助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耐心讲解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整个过程、手术中可能遇到的注意事项以及手术后恢复的相关知识,增强患者对手术和护理过程的信任感和协作意愿,确保干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在手术期间给予患者情感支持,护士与患者维持沟通,根据患者需求调节护理策略。术中护理搭配着轻音乐,协助患者通过背景舒缓音乐缓解术中不适感。全程监控生命体征,并记载手术动态,保证安全操作。术后严密察看生命体征和手术部位,个性化辅导患者饮食、体位调节。依据术后疼痛控制,通过局部热敷或者辅导患者深呼吸技术以缓解不适。患者心理状况也获得严密关心,护理人员通过言语激励、心理安抚方法协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根据VAS评分及个体化需求灵活调节护理重点[3]。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综合治疗有效率。依据患者病情好转情况,把疗效归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类,其中显效意指患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明显好转。有效意指症状和检查结果略有好转,但没有达到显效准则。无效意指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好转甚至恶化。综合有效率计算公式:(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归纳统计术后发生的头晕、麻木、呕吐、恶心以及其他不良症状,并计算总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评定标准包含典型症状的发生频次和持续时间,发生率计算公式为,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

评定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开展评价。VAS评分范围为0-10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重。分别于术前0.5小时、手术中以及术后不间段(1小时、2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进行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变化幅度。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NE)水平变化情况,分别在术前0.5小时、手术中以及术后1小时、2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检测NE指标。高值代表炎症反应显著,低值代表炎症反应轻微。

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通过记录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热头晕、脉弱及浮肿疼痛等症候积分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计算干预前后积分差值,积分越低表明症候改善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 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 表示,行t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综合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综合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综合治疗有效率对比[n(%)]

小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综合有效

对照组

36

12(33.33)

18(50.00)

6(16.67)

30(83.33)

观察组

36

27(75.00)

8(22.22)

1(2.78)

35(97.22)

X2

-

12.5885

6.0285

3.9585

3.9585

p

-

0.0085

0.0185

0.0485

0.0485

2.2 两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

表2  两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并发症对比[n(%)]

小组

例数

头晕

麻木

呕吐

恶心

其他

并发症

对照组

36

2(5.56)

2(5.56)

3(8.33)

2(5.56)

1(2.78)

10(27.78)

观察组

36

1(2.78)

0(0.00)

1(2.78)

1(2.78)

0(0.00)

3(8.33)

X2

-

0.3485

2.0585

1.0585

0.3485

1.0185

4.5985

p

-

0.5585

0.1585

0.3085

0.5585

0.3185

0.0385

2.3 两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VAS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在术后1h至术后24h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VAS指标对比(±s,分)

小组

例数

术前0.5h

手术时

术后1h

术后2h

术后3h

术后6h

术后12h

术后24h

对照组

36

4.95±0.43

3.96±0.33

3.45±0.38

3.75±0.33

3.95±0.43

4.15±0.39

3.95±0.39

3.94±0.36

观察组

36

4.96±0.40

3.97±0.36

3.27±0.38

3.59±0.36

3.64±0.37

3.89±0.35

3.60±0.39

3.77±0.32

t

-

0.1785

0.1285

2.0085

1.9685

3.2785

2.9785

3.8085

2.1185

p

-

0.8685

0.9085

0.0485

0.0585

0.0085

0.0085

0.0085

0.0385

2.4 两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NE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N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NE指标对比(±s,10^9/L)

小组

例数

术前0.5h

手术时

术后1h

术后2h

术后3h

术后6h

术后12h

术后24h

对照组

36

0.85±0.9

0.77±0.07

0.75±0.08

0.75±0.07

0.74±0.07

0.69±0.06

0.60±0.06

0.57±0.05

观察组

36

0.84±0.8

0.81±0.07

0.82±0.08

0.84±0.07

0.85±0.08

0.82±0.06

0.84±0.06

0.85±0.05

t

-

0.4485

2.4285

3.7185

5.4585

6.2085

9.1985

16.9785

23.7585

p

-

0.6585

0.0185

0.0085

0.0085

0.0085

0.0085

0.0085

0.0085

2.5 两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恶心呕吐、发热头晕、脉弱及浮肿疼痛中医证候积分干预后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两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指标对比(±s)

小组

例数

恶心呕吐(分)

发热头晕(分)

脉弱(分)

浮肿疼痛(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36

3.93±0.39

2.96±0.27

3.96±0.43

2.96±0.24

3.94±0.45

2.97±0.28

3.95±0.42

2.97±0.24

观察组

36

3.94±0.44

2.76±0.24

3.99±0.42

2.80±0.26

3.95±0.43

2.80±0.26

3.96±0.38

2.81±0.24

t

-

0.0985

3.3285

0.2985

2.7120

0.0920

2.6620

0.1020

2.8220

p

-

0.9220

0.0020

0.7620

0.0020

0.9220

0.0020

0.9120

0.0020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个性化护理显著促进了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康复,并在改善治疗效果方面取得了显著差异。根据统计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3.33%[7]。这一差异表明,个性化护理显著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效果。此外,个性化护理还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8]。具体而言,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78%,这进一步证明了个性化护理对术后恢复的重要作用。在疼痛程度方面,使用VAS(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评估,观察组的术后疼痛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凸显了个性化护理的重要性。同样,在术后的NE(去甲肾上腺素)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指标上,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因此,个性化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妇科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手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个性化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作用。通过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我们发现个性化护理在改善治疗效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根据表2的数据分析,观察组的综合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达到了97.22%,显效例数占比也远高于对照组(75.00% vs 33.33%)。这表明个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这一优势主要归功于个性化护理能够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进行精准的护理干预,使护理服务更加贴近患者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护理效果。同时,个性化护理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适度,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合作度。因此,个性化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改善作用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妇科腹腔镜手术虽因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疼痛轻而逐渐成为临床的主要术式,但术后并发症的管理仍是核心问题。表3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8%[9]。具体来看,观察组患者术后仅发生头晕、呕吐、恶心各1例,而对照组上述症状的发生率均更高,尤其是呕吐的发生率为8.33%。此外,观察组患者未出现麻木或其他症状,而对照组对应的发生率分别为5.56%和2.78%。这些数据表明,个性化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这种干预模式通过精准评估患者术后的生理、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减少疲劳感、缓解不适症状及改善术后恢复方面表现出色[10]。个性化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还减少了医疗资源的占用和术后复诊的比例,对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个性化护理在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临床应用。

腹腔镜手术是妇科疾病治疗的常见方法,其优势在于创伤小、恢复快。然而,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及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通过分析两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VAS指标对比,我们发现个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体验并促进恢复。根据表4数据,观察组在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包括术前0.5h、手术时、术后1h至24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这说明采用个性化护理后,患者的疼痛感受有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的减轻有助于她们在术后得到更好的休息,从而有利于身体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这一结果证明了个性化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个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生理和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临床实践,是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疼痛感受、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有力措施。

妇科腹腔镜手术对于妇科疾病治疗具有极大的价值和精密性。巧妙地运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的有效率。尤为重要的是,个性化护理对于缓解围手术期的疼痛和焦虑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整体舒适度,加速康复进程。通过分析表5,我们可以观察到观察组患者的NE值明显优于对照组。NE值可以反映机体的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状态,较高的NE值表明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更有效地维持患者的稳定和舒适度。值得注意的是,个性化护理不仅仅是单纯的医疗技术的应用,更体现在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全程关怀和个性需求的满足上。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沟通与关怀以及科学的心理干预,可以大大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手术效果。因此,个性化护理以其在促进患者康复、提升医疗质量等方面的显著效果,值得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个性化护理通过精准评估患者需求,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显著提高了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缓解了术后疼痛,改善了机体应激反应与中医证候表现。其核心价值在于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护理全过程,实现了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未来,应进一步优化个性化护理流程,加强多学科协作,推动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为妇科手术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宁晶晶.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的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02):171-172.

[2]马春花.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对策及并发症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09).

[3]侯林.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手术期的效果分析[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50(01):119-121.

[4]刘蕊.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临床分析[J].饮食保健,2021,(19):23-23.

[5]罗玉兰田花.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中个性化细节护理的应用[J].母婴世界,2020,(28):153-153.

[6]刘琳.个性化护理与快速康复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干预效果[J].特别健康,2020,(30):221-221.

[7]李平顾艳萍.个性化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02):261-264.

[8]刘楠.个性化细节护理干预对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02):169-170.

[9]王生娟.浅谈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J].特别健康,2021,(06):172-172.

[10]蒋碧云.个性化护理对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08):0064-0066.

高晶,1980年,女,籍贯,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  学历本科   职称,中级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 妇科护理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