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目的:研究医联体延续护理管理对皮肤科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5年3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60例皮肤科患者为调研目标,依据奇偶法均分两组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联体延续护理管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ESCA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皮肤科患者采用医联体延续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与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关键词】医联体延续护理管理;皮肤科;预后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management on the prognosis of dermatology patients in medical consortium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medical consortium extended nursing management on the prognosis of dermatology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60 dermatology patients treated at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3 to March 202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Using the odd-even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xtended nursing management from the medical consortium. The clinical outcomes, self-health management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ESCA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ing extended nursing management from the medical consortium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clinical outcomes and self-health management ability of dermatology patients.
[Key words] Medical consortium continuous nursing management; Dermatology; prognosis
慢性皮肤病具有病程迁延、易复发等特点,患者需长期规范治疗与护理。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湿疹患病率约为1%-3%,银屑病患病率约为0.47%-2.0%,部分患者因院外管理脱节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传统随访模式存在护理资源碎片化、连续性照护不足的缺陷[1-2]。医联体框架下整合三级医院专科资源与社区基层服务的延续护理模式,通过构建标准化转诊路径、远程监测及个性化健康指导,可优化护理衔接、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3]。然而现有研究多聚焦单一机构干预,缺乏对“医院-社区-家庭”三级联动护理管理在皮肤科领域应用效果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将研究医联体延续护理管理对皮肤科患者预后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至2025年3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60例皮肤科患者为调研目标,依据奇偶法均分两组为调研目标,依据奇偶法均分两组。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平均值在(34.25±9.64)岁;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平均值在(34.26±9.4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纳入标准:(1)符合皮肤病[4]诊断标准;(2)知情同意;(3)病情稳定期或亚急性期。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内科慢性病;(2)过去1个月内接受过系统性免疫抑制剂;(3)患有活动性恶性肿瘤。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出院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每周1次电话随访询问症状变化,提醒复诊,出现皮损加重时建议返院就诊。
观察组实施医联体延续护理管理,通过三级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模式提供结构化干预:(1)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与转诊通道。护士于出院前24小时内完成电子档案录入,同步至社区中心。当患者皮损面积扩大>10%时,启动绿色转诊通道,48小时内安排三甲医院专科会诊。(2)三级医院远程专科指导。专科护士每周通过视频会诊系统评估皮损状态,针对渗出性皮损指导用药,对鳞屑性皮损调整保湿剂用量。每月根据皮损照片动态调整光疗方案。(3)精准化用药管理系统。采用智能药盒联动手机APP,护士远程监控用药依从性。当漏服率>20%时,自动触发语音提醒并通知家属;对使用生物制剂患者,提前3天推送注射部位轮换示意图。(4)个性化家庭护理计划。护士入户评估居住环境,针对湿疹患者指导安装加湿器,湿度维持在55%-60%,更换纯棉寝具;为银屑病患者制定沐浴方案,水温控制在37-40℃,浸泡10 min后轻拍干燥,5min内涂抹凡士林。(5)社区护士标准化随访。社区护士每2周入户测量皮损面积,对瘙痒评分>7分者,现场示范冷敷技术。(6)阶梯式健康教育。首月每周发送图文课程,第二月起开展社区小组实操培训,指导患者掌握激素药膏薄涂技术。(7)心理社会支持干预。组建病友支持小组,由精神科护士每月开展认知行为疗法,针对体象障碍患者进行暴露训练,同步指导家属运用正向激励语言。(8)危急症状应急处理机制。建立24h响应群组,当患者出现发热伴脓疱或尼氏征阳性时,社区护士立即启动应急预案,30 min内完成血液采样送检,同步联系转诊病房预留床位。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显效指干预后皮肤病主要症状明显缓解,皮损面积减少≥80%,皮肤屏障功能恢复良好;有效指干预后症状较前缓解明显,30%≤皮损面积减少<80%;无效指干预后皮肤症状无显著改善或加重,皮损面积减少<30%或无变化,甚至出现病情波动或加重的趋势。
(2)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ESCA)[5]评估,包括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责任、自我护理技能及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共43个条目,其中自我护理概念维度含12个条目,自我护理责任维度含8个条目,自我护理技能维度含12个条目,健康知识水平维度含11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评价,总分范围为43~215分,总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x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n(%)]
组别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n=30) | 11 | 18 | 1 | 29 |
对照组(n=30) | 9 | 15 | 6 | 24 |
x2 | 4.043 | |||
P | 0.044 |
2.2 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ESCA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自我健康管理能力(`x±s;分 )
组别 | ESCA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观察组(n=30) | 80.79±8.67 | 108.60±11.05 |
对照组(n=30) | 81.67±8.92 | 95.10±9.67 |
t | 0.387 | 5.036 |
P | 0.700 | 0.000 |
3 讨论
皮肤病多发于免疫功能异常、环境敏感性高或慢性疾病基础患者,常伴随剧烈瘙痒、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及精神心理负担加重等问题[6]。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慢性湿疹等疾病尚缺乏根治手段,治疗周期长、依从性差,极因易患者不规范用药或生活习惯不当而导致病情反复,影响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因此,皮肤科患者除接受规范诊疗外,亟需系统、持续的护理干预以提升治疗效果并预防复发。延续性护理作为住院治疗与居家康复之间的重要桥梁,能够在患者出院后继续提供连续、系统、个体化的护理服务,有助于疾病管理模式从“疾病导向”向“健康导向”转变[7]。对于皮肤科患者,延续性护理不仅能加强药物使用指导、皮肤护理技巧培训与生活方式干预,还能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水平。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ESCA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与梁微微等[8]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为通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与转诊通道,能够实现诊疗信息的实时共享与动态更新,打通多级医疗机构间的数据壁垒,构建起横向贯通与纵向联动的护理信息体系。通过三级医院远程专科指导,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将高水平护理与诊疗能力延伸至社区一线,实现皮损管理的精细化与远程动态化。通过精准化用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服药行为的远程可视化监测,解决皮肤病慢性管理中“知—信—行”断裂问题。智能药盒记录每次服药时间并与APP联动,一旦发现漏服率超过20%,系统即刻发送提醒,并同步通知家属介入干预。此种方式将患者行为数据转化为可量化指标,实现行为管理的客观化与自动化,减少人为主观报告误差。通过精确控制用药时效与频率,避免药物疗效波动,有效减少因用药不规律导致的皮损加重或复发。
此外,针对生物制剂使用者,提前推送注射部位轮换图示,能够避免患者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引发的硬结、皮下脂肪萎缩或药物吸收障碍,保障药效稳定发挥。通过制定个性化家庭护理计划,护士在入户评估过程中能够识别居住环境中潜在的不良刺激因素,通过针对性地提出环境调控建议,能够有效改善皮肤屏障的外部支持条件,减少经皮水分丢失与表皮微损伤的发生频率[9]。通过社区护士开展标准化随访,每两周定期评估皮损面积与主观瘙痒评分,并现场指导冷敷、局部护理等操作,能够将患者原本依赖自我判断与非标准行为执行的护理方式,转化为由专业人员主动介入、标准化实施的动态过程管理。该模式可确保护理干预在时间频次与技术路径上的一致性,有效减少因护理误差或操作不规范造成的病情反复。通过阶梯式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根据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及学习能力动态调整教育深度与形式,使患者在接受基础理论的同时掌握关键护理技能,有助于将被动接受护理转化为主动参与治疗,从而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与疾病控制主动性。通过实施心理社会支持干预,以病友支持小组为载体,联合精神科护士定期开展认知行为疗法与体象干预训练,能够从心理层面重建患者对疾病的适应能力。通过暴露训练、正向语言引导及家属支持策略的引入,可增强患者心理弹性与社交自信,改善其对病情的情绪应对方式,建立稳定的内在调节机制,进而维持较高水平的治疗配合度与康复意愿。
综上所述,对皮肤科患者采用医联体延续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与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鑫,石晓东,高飞,李邻峰.湿疹慢性期多中心横断面调查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0,49(1):10-13.
[2] 李慧贤,胡丽,郑焱,张键,刘文丽,高田原,牟宽厚,田琼.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BD)大数据的中国银屑病流行病学负担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4):386-392.
[3] 朱加明,何兴萍. 医联体模式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精细化延续护理策略构建及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5,11(2):181-184.
[4]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2版.南京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104-1126.
[5] 刘延锦,余溯源,郭丽娜,等. 汉化修正版自我护理能力评估量表用于成年人群中的信效度研究[J]. 重庆医学,2018,47(33):4266-4269.
[6] 邱松旺,赵晓红. 基于Kano模型的管理联合规范化皮肤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后失禁性皮炎预防中的应用[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5,32(1):28-32.
[7] 刘静,桑婧榕,薛银萍. 阶段性防晒护理模式用于面部痤疮瘢痕患者点阵CO2激光治疗后对其皮肤状态的影响[J]. 中国美容医学,2025,34(4):112-116.
[8] 梁微微,李海涛,王聪敏. 延续护理干预联合阶段性健康教育在玫瑰痤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心理月刊,2020,15(15):47-48.
[9] 邱翠清,蔡京京,许剑清. 延续护理结合家属健康教育在小儿湿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3):94-96.
相关文献推荐
- 节点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
- 批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