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路径探索

韩雪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泗张小学 邮编 273203

摘要: 摘要: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小学语文应聚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作为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对学生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符合新课程要求,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组织整本书阅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小学语文应聚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作为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对学生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符合新课程要求,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组织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阅读中思考、探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思维品质。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核心素养下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实际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核心课程,对学生认识世界、积累知识、发展能力都具有显著的作用。随着新课标的出台与落地,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暴露了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系统化学习知识,建构知识体系。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改变片段化、碎片化阅读模式,推行整本书阅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品位。目前整本书阅读教学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应结合现状,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理论框架与前提,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1.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原则

1.1兴趣导向原则

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师应坚持兴趣导向原则。就教学现状来看,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若在课堂上依旧坚持教师主导性,将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在课堂上无法长期保持专注力,再加上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多依赖于直观印象,需要教师不断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应率先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自主配合教师,阅读课内外文本。为此,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等,科学选择阅读内容。比如低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可选择图文结合的绘本材料,用明亮的配色、趣味的图片抓住他们的眼球,让学生在观看图画的过程中阅读文字[1]。而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思考等能力,教师可为他们选择情节性较强的经典名著。

1.2循序渐进原则

与单篇课文相比,整本书的阅读量、知识容量、思维深度都相对较大。正因如此,在阅读教学时更应坚持循序渐进原则,让学生从浅到深阅读,逐步储备知识、提升能力。整本书阅读的最初阶段,教师应为学生选取短句为主、情节单线发展的书籍,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打好基础,从阅读中积累字词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2]。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应鼓励他们阅读长篇幅、多线索交织的文本,让他们在阅读中梳理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提炼主题思想。为保障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提供阅读指导,在前期阶段侧重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后续应向学生介绍阅读技巧,使他们从阅读中提炼关键词句。

2.核心素养下整本书教学路径

2.1聚焦单元内容,选择阅读文本

为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聚焦单元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事实上,根据阅读教学实践,若教师选择的文本较为复杂,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后续采取更为多样的教学手段,也很难达到教学目标。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选择阅读文本时既要聚焦教材内容,也要基于学生兴趣,让学生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拓展语文知识,逐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比如《去年的树》、《在牛肚子里旅行》、《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几篇课文,本单元内容为“童话故事”,学生在阅读这几篇课文后,可进入奇妙的童话世界。当然,他们在阅读中不仅能学习课文中包含的生字、生词、写作手法,还能掌握童话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基于本单元主题,学生应发挥想象力,尝试创作童话故事。本单元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需为学生精心挑选,保障所选的书籍与单元主题相关,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3]。比如可为学生选出《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拇指姑娘》等几本书。这些书籍都是比较经典的童话故事集,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可自主阅读,并在教师指导下深入分析书籍内容。当然,教师也可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并考虑学生的阅读能力等,为他们选出《小王子》、《夏洛的网》等书籍。这些书籍的故事性强,蕴含着深刻的为人处世道理,能快速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选定阅读书籍后,教师还需围绕阅读文本的内容等,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指导,让他们掌握阅读技巧,能高效阅读文本。以《拇指姑娘》为例,整本书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去年的树》这篇课文的阅读方法。此后学生开始思考《去年的树》这本书的主要角色、时间背景、场景与核心情节,总结文章的叙事手法。接下来,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去年的树》这本书的写作手法,带领学生总结《拇指姑娘》的内容。这种方式下学生可快速掌握故事情节,把握文章主旨,在阅读中思考。为实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设置一系列阅读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如考虑到《拇指姑娘》的文章内容,教师应为学生设置以下思考问题:主人公在冒险旅程中遭遇了哪些挑战?她如何解决的?通过阅读这本书,你有什么收获?在这些紧密关联的问题下,学生能深入把握文本内涵,在阅读中分析、思考。

2.2依托学生学情,丰富教学活动

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考虑学生的阅读能力等差异,为他们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创造“寓教于乐”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阅读文本、思考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为凸显教学活动在学生阅读中的作用,教师应提前了解班级学生的相关情况,保障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内容等与整本书阅读存在紧密关联。

比如《盘古开天地》一课,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从网络中寻找《盘古开天地》绘本,为学生设计一系列趣味性活动。

2.2.1故事接龙游戏:开启创意之门

课堂上,教师应引入“故事接龙小火车”趣味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梳理《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发展。教学过程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教师率先鼓励学生粗读、精读课文与绘本,让他们在阅读时梳理叙事脉络,划分关键节点:混沌未开时的盘古沉睡状态、盘古从长眠中苏醒、挥斧劈开天地的壮举、以身躯支撑天地的坚持、化身万物的伟大牺牲。这些节点作为“小火车”的“车厢”,每个“车厢”都留有空白,待学生后续充分阅读后填充内容。第二,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为各小组分发提前准备的“小火车”学习模板。学生应自主阅读,与其他同学讨论,共同填充“车厢”。在此过程中,学生应理清故事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意识到“盘古醒来”必然发生在“劈开天地”之前,“顶天立地”为“劈开天地”与“化身万物”的过渡[4]。第三,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各小组选出代表,上讲台展示他们的“故事接龙小火车”,详细讲解每个“车厢”的故事内容以及相关要素间的联系。通过这种趣味性活动,学生能在阅读中拓展思维,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2.2.2阅读方法趣味竞答赛:深化阅读技巧

当完成《盘古开天地》的教学后,教师可顺势找到本单元其他神话故事的绘本或者课外阅读资料,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普罗米修斯》的课外绘本及文字资料为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阅读过程中你注意到了哪些细节描写,反映了普罗米修斯的人物特征?”。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阅读文本时可以通过把握人物的具体行为和形象特征来理解其精神面貌”。通过这样的阅读指导,学生在阅读有关文本时,可深挖细节。当然,课堂上教师还需组织其他的教学活动,深化教学效果。如组织“神话知识大竞赛”,为学生设置以下问题: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修辞对塑造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当学生作答后,教师应给予评价,还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当补充、延伸[5]。或者教师也可为学生安排“阅读分享会”,让每个学生分享他们的阅读经验。通过这种交流活动,学生既能了解学生的阅读深度,还能引导学生将课内知识向课外拓展。

结束语:

整本书阅读教学符合新课标要求。为全面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首要目标,重新制定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采用新理论、新方法,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明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探究——以《红楼梦》为例[J].语文天地, 2025, 32 (04): 69-72.

[2]欧淏璟.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J].新课程, 2025, (10): 113-116.

[3]肖木水,欧玉群.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以《红楼梦》为例[J].江西教育, 2025, (03): 26-27.

[4]冯甜甜.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能力培养[J].阅读与成才, 2024, (06): 105-108.

[5]胡瑛.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讨[J].嘉应文学, 2024, (24): 187-189.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