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应用能力多元化测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牟雅韬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014109

摘要: 构建高职院校英语应用能力多元化测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旨在为英语教学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还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我评价依据。同时,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构建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构建高职院校英语应用能力多元化测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旨在为英语教学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还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我评价依据。同时,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构建一个适用于高职院校的多元化测试评价指标体系,并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主要围绕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及该体系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等核心问题展开,旨在为英语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应用能力;多元化测试;评价指标体系;教学评价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因此,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英语应用能力测试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英语能力测试评价研究现状

国内外英语能力测试评价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国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在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被广泛探讨。自1998年以来,研究重心主要聚焦在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方法和评价工具的实践研究上。例如,斯克里芬(M. Scriven)和布卢姆(B. S. Bloom)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教学领域,强调了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我国,随着《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SE)的发布,研究者开始关注形成性评价与CSE量表在英语写作中的实际应用,这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统一的、可量化的评价标准。

二、高职院校英语应用能力多元化测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语言能力理论

语言能力理论是英语教学和评价的基础,它涉及对语言使用者能力的全面描述。传统上,语言能力被理解为包括语法、词汇、发音等方面的知识,但随着交际语言能力理论的提出,语言能力开始被看作是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策略和语言意识等多个维度的综合能力。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语言能力理论强调学生不仅要掌握语言形式,更要能够在实际交际中有效使用语言。这种对语言能力的全面理解为构建多元化测试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还要关注其语言运用能力。

(二)语言测试理论

语言测试理论关注如何科学、有效地测量个体的语言能力。Lyle F. Bachman等学者对语言测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包括语言能力的观点、测试验证、真实性、影响测试表现的因素以及个体特征与测试表现的关系。语言测试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包括难度理论、信度理论和效度理论。难度理论用于确定测试题目的难易程度,信度理论评估测试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效度理论评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这些理论为高职院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确保评价工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三)教育评价理论

教育评价理论涉及教育领域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教学质量和指导教学改进的理论。随着教育目标的多元化,评价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行为主义评价理论侧重于观察学生的外部行为,认知评价理论强调评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理解能力,社会构建主义评价理论则强调学习是在社会互动中构建的。这些理论为高职院校英语应用能力评价提供了多角度的视野,强调评价应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以及学生在社会文化互动中的语言能力发展。

(四)多元智能理论

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有多种能力构成,因此,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这一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提出了批评,强调评价应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养。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意味着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智能,还应关注其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等其他智能的发展。这种多元化的评价视角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均衡发展。

三、高职院校英语应用能力多元化测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在构建高职院校英语应用能力多元化测试评价指标体系时,遵循的原则是全面性和多元化。评价内容要全面,涵盖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职业素养、个人品德以及个人增值。评价主体要多元,不仅包括教师,还应包括学生自评、同伴评价等。评价应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促进其英语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

(二)指标体系构建的维度

指标体系构建的维度包括知识、能力、职业素养、个人品德和个人增值五个评价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维度。这些维度分别对应不同的权重,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知识维度主要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力维度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职业素养维度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思想和职业行为习惯;个人品德维度关注学生的政治素养、行为素养、品德素养和心理素质;个人增值维度则针对学生的个体增值创设评价指标。

(三)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包括专家评审、层次分析法等。通过邀请英语教学一线教师组成评审团队,对维度、指标、主体和权重进行评审筛选。经过多轮评审讨论,修改表述不清晰的指标,剔除不符合或相关度低的指标,随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处理得到各个维度指标的最终权重。这种方法确保了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四) 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设计。评价高职英语课程的设计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第二,课程实施。评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三,课程质量。评价课程内容的质量,包括语言输入、处理和输出的各个环节。第四,教师的教学预期与感受。评价教师对教学效果的预期和实际感受。第五,学生的学习预期与感受。评价学生对课程的预期和学习过程中的感受。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考核,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终结性评价则包括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形式多元化,涵盖听、说、读、写等专项测试以及综合性测试。即时性评价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涉及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学习态度、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等方面。通过这些具体内容,评价体系能够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效果。

四、高职院校英语应用能力多元化测试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一)指标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多元化测试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上。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和评价模式,以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教学过程中,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还包括语言技能、职业素养、个人品德以及个人增值等多个维度。这种全面性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

(二)指标体系在评估中的应用

在评估应用中,多元化测试评价指标体系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以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融合。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基础知识的考核,还涉及情感、能力等方面的考核。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的潜能和学业成就,提供改进教学的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估过程中,评价主体也呈现多元化,包括教师、学生本人以及学习小组,使得评估结果更加全面和客观。

(三)指标体系在反馈中的应用

在反馈应用中,多元化测试评价指标体系要求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个人学习目标、学习情况及自身所处水平。这种反馈机制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明确学习方向,并调整学习策略。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反馈,学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学习反思与改进,由被评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正视自己,发现英语学习的不足和薄弱之处。

(四)指标体系在改进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化测试评价指标体系在改进教学中的应用体现在对课程方案与设计、课程内容与实施、课程方法与手段的调整改革上。通过对高职英语课程评价结果的分析,可以保障受教育者在掌握丰富的词汇量、正确的语法知识以及较强的阅读能力基础上,具备口语、听力、写作与交际能力。此外,评价体系还强调监控、激励和改进功能,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反馈,用于对课程进行调整,实现教学的持续改进和优化。通过这种评价体系,教师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我评价的依据。

结语

构建高职院校英语应用能力多元化测试评价指标体系是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语言能力理论、语言测试理论、教育评价理论以及多元智能理论,本文探讨了该体系的构建原则、维度和具体方法,研究表明其能够科学评价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优化教学设计与实施,促进评价的科学性和多元化。在实践中,该体系注重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结合,以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既关注学习过程也关注结果,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供有效支持。未来需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完善方法,提升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高职英语教学和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贾贻东.Lyle F.Bachman语言测试理论述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108-113.

[2]王若曦,李建亚.高职英语课程学生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4):95-100.

[3]刘贤凤.现代职教体系下高职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0,000(2):P.109-112.

[4]季明旸.多元评价体系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构建及应用[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2,13(1):26-29.

[5]袁园.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探究[J].成才之路,2020,(36):12-13.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