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是一种重要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DSA通过向颈动脉和椎动脉注入碘造影剂,使脑血管系统显影,再利用DSA机器连续拍照记录,以清晰展示脑血管的形态、血流动态、病变性质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该检查技术被认为是脑血管检查的“金标准”。
一、DSA的适应证
·出血性病变:DSA在诊断出血性病变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包括颅脑内、外周血管的出血、呼吸道咯血、消化道出血、外伤性出血、产后出血及医源性血管损伤等。通过DSA,可以确定出血的部位、原因和性质,从而进行精确的诊断和治疗。
·栓塞性病变:包括血管狭窄造成的栓塞和血管完全闭塞造成的栓塞。DSA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狭窄程度、长度及部位,帮助医生了解病变情况,进而采取血管内溶栓、球囊扩张或血管内支架植入等方式开通血管,改善或恢复血流通畅。
·先天性缺口和破裂口的修复:DSA在先天性血管缺陷的诊断和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缺口的封堵术,以及主动脉夹层、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气管和食管瘘等有破裂口的修复。
·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DSA可精确显示病变部位及其范围,为后续的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心脏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DSA能够明确病变的具体位置和严重程度,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外周血管疾病:包括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静脉血栓等,DSA可以帮助评估血管病变,指导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肿瘤血供评估:对于某些需进行介入治疗的肿瘤,如原发性肝癌,DSA可以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器官移植需求:在肝或肾移植前,DSA可用于评估供者与受者的血管情况,确保手术成功。
·非血管器官管道狭窄的再通:如气管和食管狭窄,DSA可指导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使狭窄的气管和食管通畅。
·随访:DSA造影检查还可以为临床提供指导意见及治疗后的随访,如为截肢平面的确定而进行的四肢血管造影,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复查、人造血管术后的复查等。
二、DSA的操作过程
·术前准备:进行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术前一般需禁食水。
·穿刺置鞘:在病人的大腿根部或手腕动脉穿刺,置入血管鞘,送入柔软的导管至头颈部动脉。
·造影剂注射:通过导管注入碘造影剂,使脑血管系统显影。
·连续拍照记录:DSA机器连续拍照,记录脑血管的形态和血流动态。
·图像分析: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分析脑血管病变。
整个检查过程通常需要30-40分钟,部分病人由于血管迂曲,可能时间稍长,但一般不超过1小时。
三、DSA的注意事项
·术前注意事项:① 情绪与睡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保证充足睡眠。如有紧张情绪影响睡眠,可遵医嘱使用安眠药物。② 个人卫生:术前一天需做好个人卫生准备,包括会阴部、双侧腹股沟区域的清洁,护士会协助剃除手术区域毛发以预防感染。全身洗漱后更换洁净衣物,避免穿内衣裤,修剪指甲,取下佩戴的所有饰品、活动假牙等。③ 饮食管理:术前无需严格禁食,但建议进食易消化食物,大约6-7成饱即可。如有特殊需要禁食,护士会另行告知。④ 术前准备物品:准备便盆、尿壶、吸管杯或吸管、弹力绷带等物品,以备术后使用。⑤ 床上排尿练习:提前进行床上排尿练习,以适应术后可能需要的卧床状态。⑥ 术前排空大小便:手术前需要排空大小便,并遵医嘱予以肌注镇静药物。⑦ 陪护安排:手术当天可安排一名陪护人员陪同。
·术后注意事项:① 休息与体位:术后需绝对卧床,穿刺侧下肢制动24小时,但可在床上翻身,采取患侧或平卧位。② 饮食管理:术后可正常进食,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代谢。如有不适者可适当推迟进食时间。③ 观察与告知:术后需密切观察自身状况,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④ 伤口护理:术后注意保护伤口,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用力,防止伤口出血或感染。术后第一天咳嗽或排便时需用手紧压伤口,以减少腹压增加对伤口的影响。⑤ 运动配合:做好术后运动配合训练,如床上大小便、侧翻身等,活动时注意保护伤口。⑥ 定期复诊: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四、DSA的优势
·高对比分辨率:DSA通过注入造影剂并拍摄两帧X线图像,经过数字化处理、减影、增强和再成像,能够生成清晰的纯血管影像。这种技术显著提高了血管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对比度,使得血管病变的显示更加清晰、准确。
·检查时间短:相比传统血管造影方法,DSA检查过程更为迅速。这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还提高了医疗效率,使得医生能够更快地做出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造影剂用量少、浓度低:DSA在检查过程中使用的造影剂量相对较少,且浓度较低。这有助于减少造影剂对患者身体的潜在影响,降低过敏反应等风险。
·患者X线吸收量低:由于DSA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化处理技术,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吸收的X线量显著降低。这有助于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减少辐射损伤。
·广泛的应用范围:DSA可用于全身各个系统的血管检查,包括脑血管、肺部血管、四肢血管等。在血管疾病的诊断中,DSA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病变的位置、范围及严重程度。
·介入治疗的优势:DSA不仅可用于血管疾病的诊断,还可通过引导进行介入治疗。例如,在出血性血管病变中,DSA可引导医生进行栓塞治疗;在血管狭窄病变中,可通过DSA引导放置支架进行血管扩张治疗。这种介入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活动性出血的诊断与治疗:DSA在消化道出血等急性大量出血的诊断中具有独到优势。它能够明确出血部位和血供来源,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同时,DSA还可引导医生进行介入治疗,如采用吸收性明胶海绵粒子、弹簧圈等对活动性出血进行栓塞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五、DSA的禁忌证
·对造影剂、麻醉药、介入器材过敏者。
·先天性心脏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
·血压波动较大的高血压者。
·生命体征不稳定者。
·凝血障碍者,出血倾向严重,出血性疾病患者。
·病情危重、手术耐受程度较差者。
DSA脑血管造影术作为脑血管检查的“金标准”,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在接受DSA检查时应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快速恢复。同时,对于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需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
相关文献推荐
- 节点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
- 批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