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林业发展重点。FSC认证作为引导森林经营走向可持续的重要工具,其在采伐活动中的环境控制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我国部分林区已引入FSC认证,但在实际采伐管理中仍存在生态扰动大、生物多样性保护薄弱等问题。本文以腾冲市为例,系统探讨FSC认证下腾冲市森林采伐活动的环境影响控制策略,旨在推动腾冲市绿色采伐模式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协同优化。
【关键词】FSC认证;森林采伐;环境控制;生态保护;可持续经营
腾冲市位于云南省西部,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地位重要。为推动可持续森林管理,腾冲市积极推进FSC森林认证工作,旨在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森林管理标准,规范采伐作业,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森林经营的环境与社会责任水平,最终,腾冲市于2024年11月22日取得FSC认证,认证涵盖12个乡镇共36个村,面积13.12万亩。
一、FSC认证体系概述
FSC(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森林管理委员会)是一个国际非政府组织,旨在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负责任森林管理,FSC森林认证,是一种运用市场机制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认证机制。其认证标准主要包括环境、社会与经济三大维度,涵盖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原住居民权益保障、合法采伐、作业透明度及长期经济可行性等十项原则。FSC认证分为森林管理认证(FM)和产销监管链认证(CoC),其中FM认证是评估森林经营是否符合法规与可持续管理标准的核心。其最终目标是通过独立评估体系,引导林业生产者采用生态友好型和社会责任型的森林采伐方式,实现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二、FSC认证与环境保护的关联机制
FSC认证体系通过设置严格的环境指标,有效强化了森林采伐过程中的生态保护要求。认证标准要求经营单位保护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持水源涵养区原貌,限制使用化学品,禁止转基因树种的种植,并对高保护价值森林(HCVF)实行严格管理。同时,FSC还要求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采伐活动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进行评估与响应。这一机制促使森林经营者在采伐决策中综合考虑环境风险,转变粗放型管理模式,推动生态可持续经营实践在林业生产中的落地实施。
三、FSC认证对腾冲市森林采伐环境的影响
引入FSC认证对腾冲市的森林采伐活动产生了显著影响。首先,FSC认证要求采伐活动遵循“最小扰动”原则,促使腾冲市林业企业推行小斑块、低强度采伐模式,有效降低了对土壤结构、水体系统及林下植被的破坏,缓解了采伐引发的次生生态退化问题。其次,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带和高保护价值森林(HCVF)区域,限制采伐范围,提升了原始林地和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水平,维护了森林的完整性和连通性。此外,FSC认证强调社会参与和公众监督,在腾冲的认证实践中,引导林农、地方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森林管理决策,提升了采伐活动的透明度与责任意识,形成了生态保护的多元治理格局。认证还促使采伐企业定期开展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从制度层面强化了生态环境的动态监管。还有,FSC森林认证可有效解决林产品销售税收外流问题,增加林农林木销售收益,帮助生产企业解决销售市场和出口制约等难题,为腾冲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市场准入条件。
四、FSC认证下的森林采伐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一)划定生态保护区与保留带
在FSC认证的指导下,腾冲市高度重视对高保护价值森林(HCVF)的识别与保护。根据生态系统敏感程度及物种分布状况,腾冲对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地、濒危动植物栖息地等关键区域进行了分区分类管理,划定了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和缓冲带。这些区域被禁止或严格限制采伐活动,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同时,采取保留天然林斑块、沿溪流设防护林带等措施,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和栖息地碎片化。通过这些空间管控手段,腾冲市在森林采伐的同时实现了生态功能区的差异化保护,提升了区域生态安全水平,也为野生物种的恢复与迁徙创造了更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合理安排采伐限额与轮伐周期
在FSC认证管理范围内,在《腾冲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十三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通知》下达各乡镇采伐限额的基础上,在集体编限单位内通过统筹、调剂等方式对认证区域采伐给予限额支持,在近期短轮伐期用材林认定中将认证区域(林木)尽可能认定为短轮伐期用材林,确保采伐活动符合生态可持续原则(是否删除或修改)。依据森林资源的生长状况、更新能力以及区域生态承载力,结合卫星遥感和森林资源数据,科学核算各类林分的年均生长量与可采资源量,从而设定合理的采伐限额,确保“不超采、不竭采”。在轮伐周期的安排上,腾冲充分考虑到不同树种的生长周期、立地条件及自然更新状况,对天然林与人工林分别设定轮伐年限,避免集中采伐造成的林地裸露与生态扰动。
(三)推广低扰动采伐技术
腾冲市结合山区地形和林分结构特点,广泛推广FSC认证倡导的低扰动采伐技术,以减轻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在实际作业中,优先采用小斑块择伐、渐伐等方式替代大面积皆伐,从而减少林下植被破坏、土壤压实及水源污染问题。此外,作业前进行详细作业设计,明确林木采伐路线与集材路径,避免重复碾压。针对陡坡区域,则推行手工伐作与索道集材相结合的方式。
(四)建设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
为全面掌握采伐活动的生态影响,腾冲市在FSC认证框架下建立了覆盖森林生长、生态变化及作业影响的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通过布设样地、安装监测设备,开展对水文变化、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林地恢复等多项指标的长期追踪与记录,形成动态数据库,为科学评估采伐环境影响提供依据。同时,制定环境影响评估标准与应急响应预案,对存在生态风险的采伐项目提前进行评估与风险管控。地方林业主管部门与第三方认证机构还定期联合开展评估审核,确保采伐活动全过程受控。
(五)实施工人环保培训与行为规范管理
采伐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与操作行为直接影响采伐活动的环境表现。腾冲市在FSC认证实践中,将工人培训和行为管理作为重要支撑措施。由林业主管部门、认证机构及认证联合体共同组织培训班,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FSC认证标准、生态保护要求、低扰动技术、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的系统培训,提升其生态作业技能与环境责任意识。同时,制定并下发《联合体-成员(村)森林经营操作指南 FSC-FM Operation Guidelines》,明确禁止行为如乱砍滥伐、污染水源、破坏生态设施等,强化现场督查与问责机制。工人培训后还需通过理论与实操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结语:FSC认证的实施为腾冲市森林采伐活动提供了科学、规范的环境管理框架,有效降低了生态破坏风险,提升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通过制度化的控制措施与地方特色相结合,腾冲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实现了良性互动,为我国林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胡延杰. 森林认证与森林可持续经营辨析[J]. 林业经济,2019(05):45-48,120.
[2]周全,李世池. 推进FSC森林认证充分发挥胶林“四库”功能作用[J]. 中国农垦,2024(10):62-64.
[3] 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FSC Principles and Criteria for Forest Stewardship. Version 5-2. FSC International, 2015.
相关文献推荐
- 节点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
- 批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