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企业设计岗位与高校课程的差异对我国设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以韩国首尔地区工业设计专业为例

陈昆1 王晓宇1 邵晶1 王雪2 (通讯作者)

1.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18 ;2.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 摘要:本研究聚焦韩国首尔地区8所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企业职业能力需求的差异,深入分析高校设计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际成效。通过分类研究一般实践课程、研讨会课程和实习课程,本研究发现高校课程过于侧重设计能力的培养,而对管理能力和商业能力的关
关键词: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本研究聚焦韩国首尔地区8所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企业职业能力需求的差异,深入分析高校设计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际成效。通过分类研究一般实践课程、研讨会课程和实习课程,本研究发现高校课程过于侧重设计能力的培养,而对管理能力和商业能力的关注严重不足。这种不平衡导致学生难以全面适应企业需求,同时增加了企业的人才培训成本。本研究提出,应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提升实践课程比例以及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构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能力体系,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推动设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设计教育,工业设计课程,职业能力,课程优化,韩国高校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设计逐渐成为核心价值、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以及新的增长动力。在2021年发布的彭博创新指数中,韩国位居世界第一,设计也成为推动韩国迈向发达国家的关键媒介。

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的设计教育必须培养适应企业职业工作需求的设计人才。 2021年,韩国设计学科就业率仅为64.4%。低就业率不仅引发了社会的广泛担忧,而且在制度和政策的变化中也未能找到改善的机会。

目前的设计就业市场需要具备快速适应设计职业工作的高水平人才。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教育应改进教育模式,培养符合设计产业需求的定制型人才,尽可能与当前市场的设计人才需求贴近甚至重合,以此作为高校设计教育的目标,强化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的关联性。

1 韩国目前设计市场与教育现状调查

1.1 韩国国家职业能力标准(NCS)中工业设计职业能力

根据韩国国家职业能力标准的最新要求,工业设计职业能力共围绕16个能力单元,并包括40个子能力单元。这些内容整理如表1所示。

1 韩国工业设计职业能力单元与子能力单元分类

能力单元

子能力单元

模型制作

模型制作、模型制作审查、最终设计审查

量产管理

确定设计规格、与有关部门协商、批准设计规格、确保知识产权

制定设计项目策划

了解项目、准备项目提案

发表设计项目策划提案

项目提案、项目合同签约

设计研究调查

市场环境调查、竞争产品调查、设计趋势调查

设计研究分析

市场环境分析、竞争产品分析、设计趋势分析、用户分析

制定设计战略方向

建立产品设计战略、建立产品开发关键词

设计战略具体化

导出产品开发概念、导出设计方向关键词、导出设计概念

设计创意构思基础

产品规格检查、构思创意

表现设计创意构思

构思表达、构思草图

设计创意构思具体化

构思具体化、选择草图

设计具体化建模

检查产品规格、建模

设计具体化渲染与评估管理

渲染、设计选定

构建项目维护·管理系统

编写项目结果报告、设计数据系统化

项目管理数据编制与维护

运行项目结果报告、建立数据库

项目维护反馈

管理项目结果报告、数据库管理、事后管理

为了建立以职业工作为中心的工业设计能力系统,除了考虑现有的国家职业标准,还需考虑当前韩国设计市场的人才需求现状,以确定以当前的设计师人才能力系统。

1.2 当前韩国设计产业人才需求现状

韩国设计振兴院(KIDP)每年都会对韩国设计市场进行综合调查并编写报告。通过《2023年设计产业统计调查总报告》,可以了解当前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状况。根据该报告,企业所需的设计师职业工作能力如2所示:

2 韩国企业对设计师职业能力的需求分类及具体能力

能力类型

具体能力

设计类能力

设计表达力、设计软件应用、设计研究、UI/UX设计、CMF设计能力、服务设计方法与实践、品牌开发

业务类能力

策划能力、市场营销、趋势利用能力、广告策划、报告撰写与发表、外语沟通、人际交往能力

综合类能力

创意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新技术理解能力、跨领域融合能力、统计学能力、国内外市场理解及利用能力

根据报告的结论,目前,韩国设计相关行业对设计师的职业工作需求,包含了3大类型,共21项具体能力。该调查结果不仅显示了韩国市场对设计师相关能力的要求,也反映出当前企业内设计师相关能力不足。

1.3 韩国首尔地区工业设计专业

根据韩国大学教育入学信息门户网和韩国教育部大学信息网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在首尔地区提供工业设计专业的四年制高校共有8所:建国大学、庆熙大学、首尔科技大学、首尔市立大学、首尔女子大学、诚信女子大学、淑明女子大学、弘益大学。

2 工业设计职业能力系统的构建

通过对KIDP 2023年韩国工业设计调查报告和韩国国家职业能力标准两个个方面的分析与结合。本研究重新构建了基于工业设计师职业能力设计能力体系。该体系包括四个主要能力单元:人际关系能力、设计能力、管理能力和商业能力。每个能力单元分别包含多个子能力单元,共14个子能力单元如表3所示。

3 首尔地区高校工业设计课程能力培养结构

能力单元

子能力单元

人际关系能力

沟通能力、团队协作

设计能力

设计技能、新技术的理解与运用、UX//UI/BX、跨学科融合能力、创意能力

管理能力

战略能力、策划能力、产品开发管理、产品开发后管理

商务能力

市场营销、市场研究、用户研究

3 基于职业能力的首尔地区高校工业设计专业课程能力教育现状及分析

设计专业教育以实践应用为核心,旨在培养具备职业能力的设计师。因此,本研究将研究重点聚焦于专业实践课程,而未纳入工业设计课程中的设计理论课程(如《设计概论》《设计史》等)和纯理论课程(如《论文写作》)。此外,通识课程(如外语、体育、公民教育等)也不在研究范围内。

本研究从8所高校的工业设计培养方案中提取信息,主要包括课程名称、学分/学期、课程性质(基础/实践)、学分/学时及修读分类等五个方面。除课程名称外,其余四个项目可进一步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类。其中,实践课程与职业需求直接相关,可进一步细分为一般实践课程、研讨会课程和实习课程三种类型。因此,本研究选择了这三类课程作为分析对象。

另一方面,人际关系能力虽是职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但并非课程培养的主要内容,而是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形成。因此,本研究未将其纳入后续分析。研究重点围绕设计能力、管理能力和商业能力三种核心能力展开,并识别了各课程对这些能力的培养目标。

3.1 一般实践课程

一般实践课程共有321门,占所有课程总数的88.43%。此外,该类课程的总学分为973学分,占总学分的89.27%,总学时为16,200学时,占总学时的89.48%。从课程数量、学分和学时比例来看,这类课程的比重较为一致。一般实践课程通过采用“边做边学”“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设计经验,帮助其适应市场变化,从而在毕业后能够迅速融入产业环境,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

在实践课程中,以设计能力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共有283门,占实践课程总数的88.16%;对应的学分为830学分,占实践课程学分的85.30%;学时为14,625学时,占实践课程学时的90.28%。以管理能力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共有23门,占实践课程的7.17%;对应的学分为99学分,占10.17%;学时为900学时,占5.56%。此外,以商业能力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有15门,占实践课程的4.67%;对应的学分为44学分。

3.2 研讨会课程

研讨会课程与一般实践课程不同,主要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生通常被分成小组,通过讨论共同解决教师布置的问题。最终成果既可以是小组研究讨论的结果,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完成的作品。研讨会课程以设计项目流程为核心,帮助学生掌握项目计划、管理、时间协调、人力资源管理和团队协作等能力。

研讨会课程在实践课程中的占比为22.43%,学分占比为23.02%,学时占比为24.72%。该类课程整合了运营技能、项目管理和实际工作等内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

在研讨会课程中,以设计能力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共有64门,占研讨会课程的88.89%;对应的学分为203学分,占90.63%;学时为4,305学时,占92.88%。以管理能力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有6门,占8.33%;对应的学分为15学分,占6.07%;学时为240学时,占5.18%。以商业能力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共有2门,占2.78%;对应的学分为6学分,占2.68%;学时为90学时,占1.94%。

相较于一般实践课程,研讨会课程更接近企业实际工作环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需求。同时,这类课程减少了对特定运营技能的单一化教学安排,使课程设置更具合理性。因此,多数高校在课程设计中都较为重视研讨会课程。然而,这8所高校在管理能力和商业能力的课程设置上仍存在明显不足。

3.3 实习课程

为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多数高校设置了实习课程。通过该类课程,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深入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实习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能使其在企业专家和员工的指导下,缩小学校教学内容与实际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一些高校与特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安排实习机会;另一些高校则允许学生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实习企业和职位。

实习课程在实践课程中的占比为课程数量的9.97%,学分占比为15.11%,学时占比为9.81%。与研讨会课程不同,实习课程几乎完全与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工作相一致。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企业工作,接受企业内部指导,以实现从学习知识技能到实际工作的转变。

在实习课程中,以设计能力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共有24门,占实习课程的75.00%;对应学分为88学分,占59.86%;学时为180学时,占100%。以管理能力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共有8门,占25.00%;对应学分为59学分,占40.14%。然而,尚无以商业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实习课程。

实习课程是高校阶段学生最直接接触工业与企业实际环境的途径,也是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首尔地区高校在实习课程中提高了对管理能力的重视,但在商业能力的培养上仍存在不足。

4 结论

通过对首尔地区8所高校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的详细分析,本研究揭示了高校教育目标与企业职业能力需求之间存在的显著差距。这些高校的课程设置明显倾向于强化学生的设计能力,而在管理能力和商业能力的培养上存在较大不足。这种不平衡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难以全面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增加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同时也对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造成了限制。

一般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数量、学分和学时均超过八成,体现出高校对于基础设计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然而,这些课程对管理能力和商业能力的关注严重不足,无法满足企业对全面职业能力的要求。研讨会课程虽然通过小组合作、项目管理等形式,接近企业实际工作流程,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但其在商业能力课程设置上仍然较为薄弱,未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此外,实习课程是学生最直接接触企业实际环境的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的实习课程虽然在管理能力培养上有所进步,但在商业能力方面的缺失限制了其实用性。

为了更好地应对产业需求,高校的工业设计课程设置亟需优化。首先,应进一步平衡设计能力、管理能力和商业能力三者之间的比重,通过丰富研讨会和实习课程的内容,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其次,应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将实际工作需求引入课程设计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产业环境。通过这些改进,高校设计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减少企业的培养成本,同时推动设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Blaich, R. (1993). Product Design and Corporate Strategy: Managing the connection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 McGraw-Hill.

[2]Bloomberg. (2021). 2021 Bloomberg Innovation Index.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2-03/south-korea-leads-world-in-innovation-u-s-drops-out-of-top-10

[3]Choi, I. Y., & Young, A. (2015). A study on the educational objectives of communication design for Generation Z. Journal of Korean Society of Design Culture, P677.

[4]Choi, S. N. (2018). A study on project manageme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game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Master's thesis, Ewha Womans University, P70-72.

[5]Farr, M. (1965). Design management. Industrial Design magazine, P50-51.

[6]Hollins, B. (2004). Design management education: The UK experience. DMI Journal, 13(3), P25.

[7]Jeong, K. (2011). A proposal for the role of design product manager in product design development. Master's thesis, Kore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P32.

2024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 重点合作课题 课题编号:JRSHZ-2024-01034)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